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從傳統到現代 談李可染的創作




「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是我早年有心變革中國畫的座右銘



------ 李可染



1919年中國,一群思想家與文學家,成就了一個轟動人間的文化運動,亦即著名的「五四運動」,其於科學與文學上,雖則只帶來些微的進步,但儘管乏力,卻無損其浩瀚偉大之處,並影響至今!若論最為教人惋惜者:莫如美術始終交了白卷,在「五四運動」中幾被遺忘矣!正如偉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鄭重告誡國人,於此重大的時刻,不要忘掉美術。



其實被肯定為「中國文藝復興」的「五四運動」,美術應佔著一席重要的地位,可惜終究未成氣候,箇中原因,固甚複雜:或是基於青黃不接;美術運動的時機未成;關𨫡的領導人物未露頭角所致。當時畫壇人物,多屬傳統流派名家,作品雖精進,於承先啟後貢獻亦巨大,唯要掀起美術現代化運動的興起,仍是力有未逮,新美術之倡導,便有待下一代的新進藝術家去開展。



踏進20世紀,我國畫壇,確是人材輩出。若從「創新」的標準去看:李可染的藝術創作,應為我國繪畫藝術的實踐與探索,開創了一條康莊大道,堪足代表了現代國畫創新的最高成就,他的變革創新來自傳統的繼承,卻能超越其中,進行改良與改造,更形成了自我的藝術體系。



從傳統到現代,李可染於精神上承續了傳統文化觀,創造了文人寫意畫的極致,作為一位矢志變革的現化畫家,他從傳統走進現代的意境之中,出古入今,融合中西,重視寫生,注重筆墨,大膽創新,如他的印章:「可貴者膽」、「所要者魂」,充份看出他在思考及改革我國繪畫堅定不移的信念。



李可染是現代山水畫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畫家之一, 他用過人的天才和超人的勤奮,創造了一個審美的世界,同時他又以畫牛聞名,並以「師牛堂」為書齋命名,禮讚牛的刻苦勤勞;也歌頌農民質樸的性格,並以「孺子牛」作自勉,顯出他的內心世界的平民意識與樸素審美理想,故其作品充份呈現了個人永恆美學價值的藝術風範;以及饒富寓詩意的人文景致。



曾在家鄉接受傳統民間文化的浸染、後於西湖國立藝術研究部拜師林風眠習藝,不但接受了林師的「調合中西」的理論,也從我國工藝美術中汲取養分,重視藝術對現實生㓉及表現對象的尊重與真實的反映,他認為:中國畫中確有非常寶貴的精神。又說:「離開客觀、離開傳統,什麼也創造不出來。」



歷經幾次複雜的時代背景、藝術轉折的機遇,李可染為自己選擇了一條艱阻的開創之道。他深刻理解傳統精神,又善於借鑒外來要素,漸次蘊養其藝術思想和創作面貌。其山水畫作重視意象的凝聚,借助寫生塑造新的意象,以墨為主,藉線性用筆及圓潤墨色作造形結構,創造樸茂深雄的風格,此外他也引「光」入畫,呈現出流光徘徊的特色,渾然交融形成個人獨特的風範。



終其一生,李可染始終沒有處於復古及保守主義的陣營之中,也勇敢地不會純然投身於西方藝術及自然主義的窠臼之中,並且努力在處境中,以驚人的毅力與意志,承就了「傳統」與「創新」的會通,開創了我國傳統藝術的康莊大道,把我國繪畫的傳統發揚光大,為藝術重新賦與永恆的文化精神,種下碩果,「為祖國河山立傳。」



2019年11月30日 星期六

從美學看藝術與人生



藝術是精神和物質的奮鬥。」



------ 宗白華



遠在古希臘時代,哲學家便曾以美的本質與對象進行思考,蘇格拉底認為生活是追隨與欣賞,這樣做是對生命的一次美麗的行動,也從中學懂了生活的真諦。對「美」的真義,這位睿智的哲學家提出了美是難的」的結論。



「美是和諧與比例」,此為自畢達哥拉斯的數量和諧關係而來的論述,他認為數學屬藝術與音樂美的根基;而曾寫了40多篇「對話」系列思想的柏拉圖,更強調美的範圍是十分廣泛的,並涵蓋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故美學是探索其中導致一切東西皆美的共通本質。至於亞理士多德則提出了「摹仿說」,更帶來了西方美學史悠久深遠的影響!



在我國的文藝領域中,美學體系結構的科學精神,雖未及西方般嚴謹,唯仍重視有關美學對象、美的本質等問題的理論探討。美的價值,也等同官能的對象的價值;亦是物象所表現的生命價值;更是人在物象的觀照中所感到生的肯定,所以,人要透過從人生與藝術兩方面進行重要的研究,包括:「美是什麼?」;「美學的對象又是什麼?」



其實,藝術創造、人生與生活此三方面,皆屬美學探索的對象。人的審美態度,對「藝術美」、「自然美」的鑑賞與追求,實源自生㓉的審美追求,以及生命中的創造欲望。因人要過理智的生活,也亟需美感的人生。



人透過個人的藝術創造,創作獨特的藝術作品,以彰顯神的榮耀,也點綴了文化姿彩,並豐盛了生活,更滿足了創作的欲望,如美學家宗白華所說:「人生有美的生活,民族有美術品的文化,皆為美學研究之對象,並非全然空洞無物也。」



美學作為研究「美」的學問,內容必須包括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其中當然又以藝術美為主要對象,因美學研究不能脫離藝術,更不能脫離藝術的創造和欣賞,包括視覺、聽覺和觸覺等層面,此屬文化行為,透過審美創造而來的創作,如繪畫、建築、雕塑、文學,音樂等不同範疇的作品,實行美的生活,令審美活動帶入人生之中,也就是經由藝術的途徑,有效地為人的生命實踐,提供精神上的價值啟示。



自古至今,中國的文人雅士,崇尚優雅靜謐的生活,美自生活中體味。我國古典的美學,也講求直面藝術,從藝術實踐層面去尋找及感悟「美」,這正是一種自人的藝術創造活動,以及藝術作品所表現出來的美。同時,也肯定了國人的審美心靈,乃一種藝術的心靈,強調了美的人生體驗與藝術實現。



總的來說,「美」是可從兩方面去追尋的:1是在人生方面,著重探討人的審美態度諸問題,其中包括鑑賞與創造的態度,即人對生活中的審美創造欲望和追求,除了理智外,還需美的生活;2是在藝術文化方面,從古至今,人創造大量美的傑作,均從非實用性角度出發,著重在滿足美感,帶來美的享受,把對人類的生活,與審美及創造關聯起來。



今天,進行美學研究,必須要以藝術、藝術㓉動作為審美領域的起點,重視審美與人類藝術經驗的關連,更重要是美學理論,須以人類活動作為本體的掌握,才可徜徉於廣闊的美學領域之間,翱翔於無邊無際的天地之中!

2019年11月7日 星期四

標新立異的當代藝術



當我身在畫中的時候,我不會意識到自己在幹什麼。只有過了適應期以後,我才會知道自己正在幹什麼。」



------ 波洛克



隨著法國大革命的勝利,帶來「自由、平等、博愛」的普世價值;加上英國工業革命的成功,也促使人類工業文明向前邁進,令代表西方文化的歐洲,自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而來的繁榮盛況,達至高峰階段,唯20世紀的歐洲,曾爆發兩次世界大戰,迅令全球遭殃、生靈塗炭,也造成西方社會對人生價值的重估,更帶來於文化藝術的失望與否定。



對過去的否定、未來的徬徨與絕望,乃造就了西方現代主義」及「後現代主義」的出現。哲學家尼采宣佈「上帝已死」,西方文藝也宣示「藝術死亡」,社會呈現出頹廢、虛無、失焦及悲情的景況。過往巴黎曾擁有世界藝術文化中心的地位,但戰後卻漸次為紐約取代,失缺了藝術桂冠,偉大的傳統更被折斷。



其實,現代主義發祥於19世紀末的藝術革命「印象主義」,當中名家輩出,傑出的畫家如塞尚、梵高、高更、德嘉……。他們帶來創造與革新,也承接了過去歐洲人文藝術傳統的光輝。可惜受到時代的淘汰。自20世紀中葉以還,美國挾先進科技,一躍而起,成為全球稱霸的新興大帝國,無論在軍事、經濟、文化、藝術與生活消閑等多方面,皆取得絕對的話語權,並左右一切價值與準則!



曾幾何時,達達主義藝術家杜象的藝術新概念:「現成物」藝術創作,帶來藝術哲學的顛覆及質疑,人們重新思考什麼是藝術」?美國藝術家乘勢而起,透過其財雄勢大的國度,以新思維的背景扮演著積極的前䘙角色,其中最具雄心者,乃一群被稱為「抽象表現主義」的藝術家,彼等最大的共同特色:追求畫面中那種強烈的「非具象化」的表現,即所謂「最抽象的抽象畫」。



結合了反傳統與追求主體性的美國畫家波洛克,正是抽象表現主義群中的佼佼者,他一舉成名的代表作「滴畫」,是將大幅畫布攤放地板上,藝術家於上面走動,直接將顏料傾倒在畫布上、或用畫筆隨意揮灑,造成層疊斑駁的不規則畫面,加上粗幼不同的點線、巨幅的畫面,咄咄迫人,令人眼花撩亂,其最大的特色,是創作者直接走進了畫幅中創作,令藝術家與作品緊密地結合起來,故也稱「行動繪畫」



波洛克的作品,呈現了非具象化的表現,通過點、線、面、色彩及構圖,來傳達情緒,激發想像。美國藝術家遂同時宣告了藝術新時代的來臨,妄稱過往歐洲繪畫是「具象繪畫」,已成過去的事物,不再是時代的反映。



具開放從容的思維、打破高雅藝術的精英意識,令美國的當代藝術百花齊放,重視形式主義,標新立異的作品,排山倒海、接踵而來:色域藝術、硬邊繪畫、極限藝術、歐普藝術、普普藝術、塗鴉藝術、至行為藝術、即興藝術、錄像藝術,環境藝術、偶發藝術、觀念藝術及裝置藝術……,作品觀念呈多元化的哲思、五花八門的新面貌,著實教人難以捉摸。



當代藝術強調「以新為美」,創作者企圖運用異化的手段、荒誕的手法,放棄畫理與技巧,力求創新,以衝擊源遠流長的藝術傳統,加上全球一體化的霸權主義,藝術創作極被扭曲!美國式的當代藝術,令人趨之若鶩,更成榮登藝術殿堂的捷徑,如著名普普藝術大師安廸華荷說的「人人成名十五分鐘」理論,廣為樂誦!究竟藝術何去何從?吉凶難料,實在值得現代人慎思細量!


2019年10月19日 星期六

從「以書入畫」談黃賓虹的創作




「畫法用筆線條之美,純從金石、書畫、銅器、碑碣、造像而來,剛柔得中,筆法起承轉合,在乎有勁。」



------ 黃賓虹



在中國傳統裡,文人雅士於書畫工具的合一使用,不但促使書法介入繪畫幽深的門庭,也造就了「書畫同源」的歷史,並在形式和精神上,從「同源」至「匯流」,「書畫合一」此一偉大的里程,開創了我國藝術史上「人文畫」的新篇章。



書法是一般讀書人必具的個人修養,鑒賞書藝也屬生活時尚。唐代詩人,題詠書法,亦成文化現象,詩、書、畫的合一,更為文人的游藝修養,如山水畫家王維,被冠以「詩書畫三絕;大詞家李煜,同時亦為書法高手;花鳥畫家宋徽宗,自創「瘦金體」題畫,也常運用書法技巧於繪畫中。



若說在20世紀的我國畫家中,最強調以書入畫的大師,當推黃賓虹莫屬。他強調「畫法全是書法」,又說「畫之道在書法中」,因要發掘國畫的民族性,必須透過筆墨之美而來,而我國書法最重筆墨的表現,如捨掉了它,則無從議論筆墨之美矣!



其實,證諸歷代名跡以及近代大師的創作,皆合乎「以書入畫」的要求。黃賓虹的創作,無論山水、花卉,其用筆皆如書寫之法:包括中側方圓、轉折藏露、積點成線、一波三折,他也常用書法之眼論畫,如古人以草隸作畫法此以書法通於畫法,非有力挽萬牛筆力,未可幾及也。」從中可以知道他對「書法通畫法」的眷顧!



黃賓虹對前人書畫的筆法及墨法皆有精闢獨到的闡釋,他會通了先秦古璽文字、古陶文字、鐘鼎篆籀,再用水墨氤氳之淋漓氣象,藉此表現出高古樸野、絢麗自然的畫意與境界,透過宣紙與墨色、水暈的交融之中流露而至,充份顯現我國至深至醇的文化之美。



由於深得鐘鼎篆籀的筆意,故黃賓虹於創作中,其下筆如刀刻玉,也如刻鏤,蒼勁古樸,這種對用筆的深切體悟,實是得益於他對古代金石實物的研究,除了鐘鼎篆籀,還有以鐵筆寫在竹簡上的文字與紋樣,其中的書法意味以及雄渾的視覺意象,成就了他「以䌓見稱」的畫面感覺與審美趣味。



於黃賓虹的山水藝術創作而言,若缺乏了個人的書法功力與才識,實在不能創造一生的傑作,從此意義去看,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用筆大師,拿來與他的用墨相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使他深得畫中的「墨趣」,但他的筆法,卻是造就了他繪畫的內在生命張力。



他的筆法是一以貫之,從我國書法啟示而來;也從心源而下,變而不變、恆常如一、筆筆分明,方圓順逆、剛柔虛實、抑揚頓挫、節律有致。其山水作品,自37歲的細膩秀勁,至90歲的沉靜拙厚,在在顯現他對用筆、線條經營的講究與錘煉的功力,儘管他曾認真投入西方印象派藝術的研究,令他在筆線上曾進行大膽的試驗,唯最終未有動搖他對書法用筆的基本信念。



百煉鋼化為繞指柔,此為黃賓虹讚美元代繪畫的溢辭,也代表了他個人畢生追求的境界,故此,世人在欣賞他的創作,特別是他的山水畫的時候,應專注其筆法的應用,即或他於晚年作品的改變,或因眼疾而出現放逸之筆,形成黑色的塗抹,但實際上,無論如何放筆,終其一生,他的筆法皆未脫規範,數十年的書法造詣與筆墨功力,仍無間地契合於其作品之中,難怪其「渾厚華滋,潤含春雨」的山水作品,一直以來,皆贏得世人高度的評價!

      附    黃賓虹作品

2019年9月28日 星期六

百變畢加索




我要以我的藝術來鬥爭,要以我整個身心來鬥爭。」



------ 畢加索



享有藝術魔術師」美譽的20世紀的天才畢加索1882年出生於西班牙第二大港口馬拉加市,家境清貧,父親是個不折不扣的三流畫家,終其一生,仍是湮沒無名!但做為其兒子的畢加索,卻一生充滿傳奇,其藝術天賦,早在童年時己盡顯無遺,8歲開始習油畫,14歲時已畫得如拉斐爾一樣優卓。他畫《亞維濃的少女》時,才26歲,竟開啟及改變了20世紀的藝術革命。



1903年始,畢加索才定居於法國巴黎,但終一生,仍情牽故國西班牙,唯甚多藝術知音,早視他為法國藝術家,而其作品,也蜚聲海外,形式多變。世人用「畢加索永遠年輕」來形容他旺盛的生命力,因他藝術創作的數量,著實極其龐大嚇人,包括素描、油畫、雕塑,版畫及陶藝,真正地涵蓋了廣大的範圍。



所有求真的現代藝術史,必然會把畢加索放在最前列的位置,他變化多端,其他創作者望塵莫及,一生經歷過幾個主要的繪畫階段,包括:1900年之後的《藍色時期》《粉紅時期》1910年之《立體主義時期》1920年的《新古典時期》及《蝕刻畫時期》;1930年進入政治的階段。



作為百變藝術家,畢加索旺盛強大的創作欲望,迫令他不甘於固定風格的追求,每次創新皆來自內心的驅策及對藝術的無休止渴求;加上對藝術牽動的需求,與藝術家自律性的堅執,也讓他成為一個變化多端的藝術家。他曾說道:「繪畫的力量比我強大,它會逼我照它的想法去做。」



令人讚嘆的是不管哪-種風格,畢加索的創作,總是質量豐饒,領先於藝術潮流,也受萬世囑目。其中,他的《立體主義時期》的概念,雖源自塞尚的靜物畫而來的靈感,在畫面中完全不管客觀的現實,把直線表現法與透視法的規則丟棄,並在處理三度空間的假象問題中,嚐試帶入時間空間的元素!



畢卡索1907年創造了《亞維儂的少女》,乍看之下,給人還是有「未完成」的感覺。難怪,在那個還是屬於「泛印象主義」天下的巴黎藝壇,此作品於剛出現時,「不被接受、甚至被嘲諷」是可以理解的。在當時,確實沒有人會想到《亞維儂少女》,後來竟會成為是一件標誌《立體主義》,以及20世紀現代藝術中永恆的經典代表作。



1906年,畢卡索構思了《亞維儂的少女》的草圖,並於翌年完成。此作見證了他在風格上的演進:畫的右邊兩個女士比另外三個要晚畫,而其臉孔使用了非洲土著面具的造形,反映了他對原始藝術的興趣,展現出原始的野性特質,它被視為革命性的創作,畫面不再只記錄物體的單一角度,從臉到身體到整個空間,都經過切割、重組,用多重面貌同時出現。此舉打破自文藝復興以來的透視畫法,也煽起了《立體主義》的風潮。



對技法的駕馭與物料的揮灑自如,令畢加索於處理人像畫中,呈現多元化的表現,他能精力旺盛地把人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將愛恨躍然於畫布上,並賦與最適合的美學形式,以及營造最強烈的感染力。



畢加索始終認為藝術從來不是單純的消遣,而是進行鬥爭的武器。他說:「我要以我的藝術來鬥爭,要以我整個身心來鬥爭。故此,其創作極具破壞慾,也充滿了反判的精神,也許變幻才是永恆,他的內心與作品不斷激烈的交戰,正好說明了他「百變」面貌的原因。




圖:亞維儂的少女

2019年9月9日 星期一

從莫內的作品《印象 日出》說起

 


「一個以自己時代人物為題材的繪畫階段業已肇始,而一批年輕畫家都覺得,是一個迄今都太被忽略的題材。」



------ 布丹



要暸解西方藝術革命,需從印象主義》著手,若想更進一步明白印象主義漸次強大的原因,則宜從其源頭去看。1874年,畫家莫內聯同20多位反學院派畫家,於巴黎舉行聯展,由於作品違反了傳統最基本的繪畫法規,被視作小孩塗鴉潦草的畫作,這群無名展出者,皆被打成缺乏繪畫才華的泛泛之輩。



有趣的是,場內展出的其中一幅作品:莫內的《印象 日出》,卻獲得歷史定位的不朽傳奇,因《印象主義》此一名稱,竟源於此作。緣起於當時莫內與其他前衛畫家,作品同遭學院派的攻擊,並被評論家路易樂華挪用此畫作的畫題,挖苦是「印象派」,於是這群年輕的畫家順勢接納,自詡為《印象主義》,也因此一舉成名,成為自19世紀至今最劃時代的前衛藝術思潮。



其實,除了莫內外,《印象主義》還囊括了許多著名大師:如畢沙羅、西斯萊、雷諾、竇加,還有馬奈及塞尚。彼等作品,呈現的不只是一種石破天的前衛風格,同時也帶來嶄新的觀看方式。常見的特色是作品中:顯而見不修飾的筆觸,構圖寬廣無邊,尤其著重於光影的改變與對時間剎那的印象,畫家更愛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作為描繪的對象。



拿莫內的作品《印象 日出》來看,其所使用的繪畫語言,對當時的觀眾來說,仍是非常陌生,與常人的審美能力與準則,相差極遠,結果新風格未受重視,作品乏人問津,甚而畫家本人也未察覺,在日後的藝術史上,他們的作品竟佔著開創性的顯赫地位。



《印象 日出》是描畫海港的晨曦景致:淺灰色的海水,點綴著深灰色及黑色的斑點,中央見兩艘小漁船,遠處的背景,有若隱若現的建築物及起重機,太陽初昇,如橘紅色的小盤子,置於地平線上的低處,海水倒影著縷縷波光,黑暗正待退場,乍看筆觸粗疏隨意,漫不經心!



將畫中的元素概括地去看,或許只是一個「印象」,但評論家卻認為此屬一個高度的「藝術性印象」。它不是畫家隨意即興之作,應是新畫風的典型範本,內裏乏了寓意的敍述性內容,以及導向性的說教理論,更不會激發觀眾的情慾,莫內藉這幅寫生作品,只想捕捉一個轉瞬即逝的時刻,引發觀眾對當下短暫的長遠懷思!



印象主義畫家,不追逐於「歷史畫」的琢磨,也不宥於市場價值,他們忠於自己,把注意集中在生活的時刻,捕捉當下、重視生活,如堅持繪畫沙灘風景的畫家布丹,在寫給畫友的信中說道:「一個以自己時代人物為題材的繪畫階段業已肇始,而一批年輕畫家都覺得,是一個迄今都太被忽略的題材。」



重視寫生、自然變化及個人感覺,是印象主義畫家的特色,如我國畫論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印象主義畫家懷抱的,是一種內省的立場,表現所見之客視事物,作品純為繪畫服務,沒有強烈的筆觸、誇張的造型、突兀的色彩及刻意的經營,作品看來只像一揮即就,卻又渾然天成!



《印象主義》畫家帶給傳統學院派大大的衝擊與無情的冒犯,也讓一般觀眾感受戲弄與迷糊,但其最大的意義,在於它是一次被視為「藝術異端分子」所作的時代藝術革命,宣示了最深邃的個人主義的本質,也忠於自己的美善感覺,這是獨一無二的意念,實在值得我們好好的反思。




2019年8月18日 星期日

談中國美學中的「虛靜」



而淡,忽焉而濃,究其胸次,萬象皆空。



------ 鄭板橋



我國美學有「虛靜」之說,意指可透過寧靜的心靈空間,以映照活潑生動的生命,此為從「靜」出發的活動,猶如盎然的初春,瀉落澄澈的潭水之上,從而產生空潭瀉春的「以靜制動」的效果,若空潭是喻作那靜觀默照的心靈,則春意便可化成瞬間的藝術矣!



「虛靜」之說中,可概括為下面三個層面:1是「虛」,虛乃心無掛礙、空諸一切,於無我、無物中創造自由寧靜的審美主體。2「靜」,人須保持心靈的「虛空」,以營造審美感知中最靜的片刻。3是「動」,它是以「靜」來載動「動」,用「無」載動「有」,以此獲取如湧而至的美感及靈感。



其實,審美活動的首需條件是先具備審美主體,主體必要擁有一定藝術的認知能力,在進入審美活動之先,也要保持特定的審美心境,此心境可藉虛靜作創造,它能令審美主體在踏進審美活動之前,達致「忘我」之境:即物我兩忘,歸於一、依於靜,有如「離山乃見山」的境界,此亦說明了「物我兩忘」的虛靜之境



物我兩忘的虛靜之境,與西方哲學家康德提出的美學論點:「無目的的合目的性」,實在不謀而合!若從實用功利中移出物象,不存利害之心,只在掌握審美的部份,則令「審美靜觀」超脫於紛擾的俗世中,這樣,不用實用的目光去求欲望的滿足,便可於主體與現實之間形成一度「心理距離」,從而對客體作出審美的掌握。



我國藝術家寫胸中丘壑,乃渾融了個體自美感體驗而來的生命氣度,斷不只為滿足一己之欲,再者,若從特定時空中移出物象,從永恆的微觀,並在充滿音樂節奏的心理時空裏,融匯自然時空的秩序,從中便可尋找我國藝術的靈魂。



處在虛靜專一的心態中,人的心靈必超脫於自然人世,如寄心於太古初開之時,物我皆忘,如詩人陶淵明的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南山只為縹緲於詩人心空中的虛象,卻也是美感與哲理合一的永恆本體,它比真實景物,更能凝聚生命情調與宇宙意識。



老子說:「大象無形」,自古到今,為了追求心中的大象,我國藝術家皆一貫主張創作不滯於形,並賦與生生不息的生命與飄渺的神韻,故藝術家需借山水之靈與靜,以鑄造心中的感覺世界,而審美主體也要進入真正的審美境界,以玲瓏澄澈之心,去體味景物的存在。



古代藝術家認為:未進審美靜觀之前的物,只是異化的對像。若進入審美境界,則物象即可與主體融合,消弭對立與衝突,如進入「以林泉之心臨之」的境界,物我親融,獨存虛靜融和之心,得以親近永恆的生命本體,故虛靜實為一心理定勢,孕育出良好的創作條件。



藝術家徜徉於自然之中,虛出物象、寧靜致遠,忘掉自我,如惲南田所言:「目所見、耳所聞,都非我有。」這時,在靜穆的觀照中,根除情欲、心清目亮、一無掛礙,主體與自然的節奏妙然契合,必達虛靜最美的一環。



「內淨心塵,不與不取。」於此激烈的情感波動,必為虛靜的精神境界取代,即若只屬短暫的情感離異,唯以精神境界保有適宜的審美態度,也不在乎是否通往不近人間的空間,藝術並非成就超越人間煙火的逸品境界。古今藝術家皆強調藝術創作,必須以情動人,若從虛靜中尋得藝術美的靈魂,超越自我的認知,消除物我的對立,將對象化作純然的審美觀照,則必可盡享天地之美!

2019年7月31日 星期三

漢字與中國藝術



「書者,如也、舒也、記也,著明萬事,記往知來,名言諸無,宰制群有,何幽不貫,何往不經?實可謂事簡而應博,豈人力哉?



------ 張懷瓘



作為我國藝術形式的書法」,乃源自「漢字」的書寫上升而來,在很大程度上,漢字更影響及制約了書法的發展。傳統中,我國藝術向有書畫同源」之說,說明繪畫的筆墨形式與書法是不可分割的,並且早期繪畫的產生,亦取法於漢字,特別是「六書說」中的造字方法:「象形」。



我國文字的流變,自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楷、草、行等不同書體的演進,大大影響著書畫形式的構建與發展;同時,漢字的特點與漢語的獨特形式,也為詩詞與印章打開了康莊的大道,爾後,「詩書畫印」的結合,正是將幾種不同的藝術融為一體,求相互輝映的做法,除了豐富了畫面的內容,也擴大了當中的境界,予人更多審美的享受,這正是中國畫獨有的特質!



漢字是語言符號,同時也是生命符號。遠古時代的人都是言文不言字,其實文就是字,在說文解字中,許慎說:「文者,物象之本。」故文字實為一種「象」,漢字以象為本,用來決定字的造型和特點,成為有形可象」的視覺符號,並具鮮明的感性特徵。



自象形文字發展而來的漢字,不但是我國文字的重大特點,更對我國文化產生多方面且重要的影響,其中形聲組合、象形會意及符號指代,皆與世界其他語系截然不同,更造就了藝術空間與文學趣味。漢字自楷化後,更偏離了早期形象如畫的特徵,難以認識象形特徵的原貌,唯仍未動搖其本質的特點。



文字符號是天地萬物與人間萬事的凝固體,符號內部就是一個活潑豐富的生命世界,內容包括:吾人的道德生活、宗教生活、現實生活及審美生活。它是媒介、又是載體,記載著生命,也概括了自然萬物的形式,不但體現了吾人的宇宙人生態度,也在美感的構造中,表現了吾人的審美態度。



作為生命符號的漢字,其對我國藝術的生命精神與審美情操,實在產生重大的影響:由於漢字師法自然,造形也充當了人與自然的中介,人在接觸漢字之時,觀其形、玩其意,當會產生與自然親和之快感,聯想起山光水色的美態,達致情景交融!



我國美學向以心為主、以物出發,把觀物作為審美活動的起點。唐代畫家張璪提出「外師造化,中得似源」之畫論,就是此一總體原則的具體體現,因此,將漢字的「以物出發」的原則藝術化,化為審美的原則,實際是向生命出發的一種理想形式。



再者,漢字蘊藏著國人的生命感覺,它的創造是人對自然宇宙的全方位體認,反映了主客之間的聯繫,當吾人在自然中發現自我時,也是兩者的互相發現,由此體現出生命的有機性。我國美學有比德」說,以物擬人,人與大自然,其形有別,但其理卻可相通,這種思維,對我國藝術創造具有極深刻的影響。



書法藝術」的創造,可說是直接得之於漢字的形體而來,並構成了優美的形式,此外,其沉潛在藝術中的表現力,也直接影響了我國篆刻藝術與繪畫藝術,此兩者皆為強調線條為主,其根源上乃感染自漢字以線為主的精神!



最後,不可忽略的,是漢字的「多義性」與「模糊徃」,兩者皆令詩文藝術的空間,得以擴闊,並消解了固定的指稱、清晰的界定,從而豐富了藝術生命的內容,正因為漢字具有表達深層意緒的能力,有形可象,具鮮明感性的特徵,若善加使用,必對我國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產生巨大的影響!


2019年6月28日 星期五

詩書畫印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蘇東坡


唐代畫家王維,是水墨山水及文人畫的始祖,詩作也與李白、杜甫齊名。蘇東坡讚美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我國繪畫史,他被看成是「詩畫結合」的創始者。而後人也曾用「以詩為有聲畫,畫為無聲詩」來評價蘇東坡,因此,理所當然地,兩位皆可稱為「詩畫結合」的典範!


對傳統的中國畫來説,把詩、書、畫、印結合起來,乃被視作完整的創作、其中更包含極大的價值與意義。中國文化,見證於中國的精神上,筆墨正是中國精神的語言,透過它,足可創造出心靈的領域與寧謐的世界!

詩、書、畫、印結合,是把幾種不同的藝術融為一體,相互輝映,既豐富了畫面的內容,又能擴大畫面的境界,予人更多審美的享受。四者的結合,是中國畫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現象,也是中國畫獨有的特質。


獨有的特質,乃歷經了由外在的聯繫至內在的相融,自部分的聯繫進入整體的合一,四者的結合,迨自魏晉時期發端,兩宋年代初露形態,直至元明清三代趨於全盛,是我國繪畫史中的文學化時期的表徵。

隨著文人畫的繼續發展,詩、書、畫、印,便如影隨形地完善地結合起來,成了一種藝術形式,並得到當時畫家們廣泛地採用。到了明清兩代,文人畫更壟斷了畫壇,令此藝術形式日臻完善。


由於「書畫同源」,中國畫講究款書,還加上用印,這對畫面的章法佈局,往往構成重大的影響,謝赫的六法論中之「經營位置」,對此甚是重視,務令於繪畫布局中,納入有變化及諧調的題跋。


在詩、書、畫、印的結合過程中,書與畫的結合,恐怕要比其餘兩種要早得多,由於「書畫同源」,使用的工具也相同,事實上,「書畫結合」是有兩層的意思,一是畫家是書法家,擅長書法,作畫時多不自覺地以書入畫,二是以書寫款或題字在畫面上,與形象協調,這樣「書」就成為了「畫」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從而構築了中國畫的另一種形式美。


世人常說「詩情畫意」,詩畫作為兩門藝術,各有長短,若兩者結合,則可互補長短。畫表現直觀的事物,故略受時空限制;而詩則可古往今來,自由馳騁,若把詩與畫結合起來,足令靜止的畫面活躍起來,相互生輝。因此,一個好的畫家,不但要懂畫學,還需有文學、美學及哲學的修養,才能創作出水準高超的作品。看齊白石畫中的題詩,便常給人景外有意,畫外有畫的享受!


「印」,就是「印章」,早於周代出現,秦漢印更有甚高的藝術價值。最初印只是一種信物,作印證之用。宋代開始把印押在畫上,以示其擁有權。使用者的身份,包括作畫者、鑒賞者、或收藏者。直到元代,用印最廣,由於水墨畫的興起,畫中只有黑白二色及其濃淡變化,乃以「朱文印章」,押到畫上,不僅作信物的標記,更為畫面提㸃生氣,帶動畫面的氣氛,更形活躍。


一般説來,中國畫家的印章,概分三種,一是姓名章,是畫家常用的。白文章刻姓名,朱文章則刻別號。二是齋館章,是表示畫家的住處。三是閒章,多刻成語,格言或畫家的主張,如「師造化」、「孺子牛」、「江山多嬌」,一般都要與畫的內容有所聯繫。


同時,印章押在畫中,須與繪畫在形式上作緊密結合。印章在刀刻時講究書體、刀法、風格,是一門獨立的藝術。蓋印時也要非常考究,要考慮整幅畫的構圖、色彩,起呼應、對比、配合的作用。


畫家需具多元的文化修養,擁人文情操與道德修養,才可作詩書畫印的結合,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2019年6月10日 星期一

圖畫與藝術




「圖載之意有三:一曰圖理,卦象是也;二曰圖識,字學是也;三曰圖形,繪畫是也。」



------ 顏光祿



我國繪畫,源遠流長,可概分人物畫、山水畫及花鳥畫三大類,當中,名家盡出,妙作紛陳,通過藝術的形式,以表現生活、抒發情感,求「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並運。」作畫者,自地位卑微的畫工,至文人登上畫壇,開「畫家」之風。繪畫作品,也愛冠上「圖」字:如顧愷之《洛神賦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皆為曠世絕作!



考據我國歷史,「圖」與「畫」兩字,最早見諸先秦文獻中,並且廣泛地應用,若拿兩字相互比較,「畫」字出現的頻率似較「圖」字為高,《考工記》有「設色之工:畫、繢、鐘、筐、幌」之說,畫之意義有三:一是圖寫卦像;二是裝飾美化,三是描繪事物。除此之外,根據《說文解字》:「畫,計也,策也。」可見作畫是進行構思的活動。



《爾雅》云:「圖,謀也」,於古代,本意多為「圖謀」之意。若從圖畫、圖像的含意去看,則多純為圖示的功能,如「河圖」之圖,即抽象的紋樣,古代的《河圖洛書》,傳說中是上天授與外祥瑞之兆;也有作「版圖」之地理圖;廣泛應用如「天文圖」、畫譜等。



其實在我國歷代畫論中,甚多學者皆視「圖」為「畫」,即「圖」含有「圖畫」的兩重的意義。相對去看,「圖」的含義更廣,它的功能,計有記事、圖示、甚至是文字。古有「索象於圖,索理於書」之說,故「圖」之要義,更甚於表也,其實有學者認為,我國繪畫論中的「六法論」,乃自早前「制圖六體」而來,因自古以來,「圖」與「畫」兩者未作詳分。



若說「圖畫」兩字的合用,應始於漢代,作為動詞的使用,所謂「圖畫天地,品類群生 ……隨色象類,曲得真情。」其中的敘述,實與繪畫內容和功能,有著直接的關係。雖則如此,於此一詞中,「圖」字仍舊保留了「圖謀」之意。



「圖像」兩字,乃伴隨「圖畫」而來,據古代我國文獻所載:不論「圖像」或「圖畫」,其詞義是常與人物畫聯繫在一起,其實人物畫起源甚早,在先民時代,於原始社會中,已創作出令人讚嘆的作品,如陶盆上牽手的連環舞者;再者,漢代畫像石有周公輔成王的圖畫,此類題材迨自周代,遠至漢代,仍甚通行,並由地位卑微的畫工製作。



通過「圖畫」或「圖像」此類形式,被視作傳播及保存信息的重要工具,即「丹青之興,比雅頌之述作,美大業之馨香。」也是為禮教、宗教服務為目的。自唐末年,文人取代畫工而起,「文人畫」日益加增,至使禮教及宗教畫,淪為畫工之事,漸不為士大夫器重,前者不能領略文人畫的趣味,後者則不屑為前者作宣教,強調「文人思想」的表彰,如山水畫中「暢神」或「臥游」的觀念,藉此追求高度智慧與情思。



由於我國向有「書畫同源」之說,故工畫者多善書,善書者又可提升文人畫的地位,往昔對圖畫或圖像的制作者的觀念,有「畫工」、「畫師」的稱謂,也與今天源自西方的「畫家」觀念相符,加上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經常以藝論畫,在南北朝時,文人更對圖畫的地位與功能,進行認真的討論,並將「藝」與「德」並列!



將書畫列入「藝術」之中,有可能源於宋代,也因受西學影響,畫家被寫進《藝術列傳》中,得到真正的尊重與肯定,在人文學科中,也有助於對畫家的社會地位的探討,儒家向重「依仁游藝」,足可將高雅之情,寄於畫中,在紛爭的年代,對隨波俗流者,這無疑是極有效的清涼劑!

2019年5月19日 星期日

中國書法雜論之二




「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 劉熙載
 
中國藝術向有「書畫同源」傳統之說,唯雖如此,歷來對「繪畫」,終究備受重視,咸認為其於人文精神及藝術層次上,當較書法更具崇高的地位,緣由在世俗眼光裏,書法常被看為「小道」,始終未能脫離漢字基礎而獨立存在,其實,此為以偏概全的狹隘看法!
 
書法之道,若從表現的最高層面去看,它是集結個人靈性於一管柔毫之中,書法家通過筆下的點線,把人精神上的氣質與變化,全都表現於書體裏,這是以最簡單的工具,直接掌握了「物我之真」與「萬象之美」,從而流露出書法家的性情與意境!
 
書法家的性情與意境,也是人格修行的表現,透過練習書法,可供文人雅士作精神上的鍛煉,其具豐富的美學意蘊與藝術價值,足可使書法成為東方藝術體系中境界最高表現者。其實,書法從篆隸至行草的變化,也證明了中國藝術精神的發達:從實用紀事到抒情寫意的演變,書法成就了我國藝術的獨特風格!
 
從歷史的角度去看,自甲骨文到金文,乃至小篆,是為我國文字的自身演進過程,在此過程中,也漸次孕育了我國書法藝術。遠在新石器時期,考古學家在彩陶器物上,經已發現類似於毛筆描繪的痕跡,不管是「書寫」或「圖繪」,唯當中的紋理,便充滿了點線美和造形美。先民已懂使用動物的毫毛製作成筆,又能製造礦物顏料,反映了前人的智慧,也成為影響漢字書法最基本的工具。
 
撰寫《老殘遊記》的劉鶚,收集了大量甲骨,進行深入的研究,並編撰了《鐵雲藏龜》,在骨骸龜甲殘片上的符號中,追尋殷商時期的「刀筆文字」,此等文字多是卜辭,可預知吉凶禍福,若從書寫美學度去看,早期甲骨書法壯偉宏放,但至末期,卻呈現簡陋頹靡!
 
甲骨文字,要比晚商青銅鐫刻的銘文,甚至周代石鼓文還要早。雖然甲骨多為契刻文,卻還先用毛筆沾染紅色顏料,在甲骨片上書寫,按其筆劃,再用刀契刻下來,其書體稱為「篆書」,是我最古老的書法藝術,它帶點圖像性,也具筆劃結構。由於甲骨文具備了我國書法的三個基本要素:用筆、結字及章法,故可稱為早期書法。
 
商代的文字不只是牛骨龜甲上卜辭,也有鐫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通稱為「金文」,早期呈圖像性的符號,極具視覺美感,即是之故,金文字型看來莊重繁複,更具備視覺形象結構的完美性。後代學者在研究上古歷史文化時,商周時代鐫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特是容器內刻有長篇銘文,往往便成為最重要的依據。青銅器在西周時代已逐漸摒棄華麗繁複的外在裝飾,追求樸素單純之美。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丞相李斯為秦始皇記功頌德,他受命在泰山書寫記功刻石,與他寫的「嶧山碑」,直至今天,仍是世人學習「小篆」的範本。由於石碑文字和金文一樣,有記功的紀念作用,屬追求永恆、不朽的意義,需鑄於銅或刻於石,此等書法因而被稱「金石」。
 
秦代發明「竹簡」,可用刀或筆在其上記事,也因此開創了滿生命力的新書法,由於這群無名的書寫者,有共同的稱呼為「隸」,故彼等所創的書體,乃稱「隸書」。由「篆」入「隸」,是書法史上的大事,「隸書」的破圓為方,更確立了漢字的方型結構。
 
國人的藝術美學,追求哲理與人生,美學致思是用藝術形式去探索生活態度,以貫穿宇宙與人生,達「天人合一」的境界,故尋求我國書法之美,亟需從此角度出發,它是充滿生命意味的藝術,必以生命的自由律動與心靈的深沉表現,作為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