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

花鳥說閑情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



------ 明代畫家徐渭



我國文人雅士,意趣高雅、閑中求樂,琴棋書畫、談玄論道,游山戲水、賞花觀鳥,直是閑情不盡,畫意無窮,當中,繪畫乃為文人閑情逸趣的生活態度,不但留下精彩的畫作、也留下為人津津樂道的趣事。



若夫仕途多蹇,失意在野,畫人更願離紛爭之世,並萌退隱之念,彼等遍游山川、盡覽自然,徜徉於山光水色與花鳥草木之間,日夕作畫自娛,暢游箇中天地,獨享其樂,唯美哉妙哉!



傳統繪畫中,山水畫應是最為興盛:金碧山水與水墨山水,分庭抗禮,各具姿采!花鳥畫雖不如山水畫般磅礴懾人,唯借花草足可傳神達意,透過花卉鳥獸的作品以托閑情,且怡情養性,以畫暢神,也可直接抒發了畫家們的思想感情!



唐宋以還,畫壇興起寫花畫鳥之風,並配以「四君」子梅蘭菊竹及「歲寒三友」松、竹、梅,作為托情寓意。在畫家筆下,花鳥草木是心中怡情養性的珍愛,極具獨特高貴的品質:如溫文爾雅、高潔脫俗、蘊具天趣,藉此可盡訴心中情!



我國花鳥繪畫可概分工筆花鳥畫及寫意花鳥畫兩大類別:北宋時期是工筆花鳥畫發展的光輝燦爛的時代,宋徽宗的作品更達致發展的頂峰,雖則當時飽受外族戰火襲擾,烽火連天,哀鴻遍野,但「藝事之精,冠絕古今」。畫家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作品,掌握多元創作的方法,師法造化,調色寫生,觀察自然,作品於亂世中,力求品德人格之追求,充滿生趣與逸趣,安逸閑適!



由工筆花鳥畫轉向寫意花鳥畫的過渡,蘇軾可說是開山鼻祖,其作品《枯木怪石圖》,可說是寫意花鳥畫開山之作,蘇軾畫畫,不求形似,曾有名句:「繪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也不求「隨類賦彩」,擅寫「朱竹」,以情感表達色彩。他不但為寫意花鳥畫,也為文人畫定下了理論的基礎。



直至元代,寫意花鳥畫方成繪畫的主流,文人畫也代替宋代的院體畫,繪畫自此去掉「教化」的作用,強調「自娛」為最大目的。元代畫家吳鎮擅畫墨竹花卉,尤以墨竹紅梅,最具閑放幽遠之意趣。他避居山林,悠閑渡日,竹花為伴,坐臥林間,吟詠為樂,作畫遣興,自言「竹深禽鳥樂,塵遠竹松清。」他愛隱逸生活,游山玩水,性愛自然,難怪筆下全無貴游子弟之氣。



擅畫梅花者,還有元代傑出畫家王冕,他雖富才學,唯仕途失意,務農為生,種花養魚,自號「梅花屋主」,他畫墨梅,滿枝梅花,搖曳生姿,以淡墨點染花朵、花蕾,用濃墨點花蕊,挺拔有力,極富生氣,並賦上佳句:「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坎坷中不乏閑優!



寫意花鳥畫經過漫長的時期,在發展中得以壯大,惜明代曾出現停滯的階段,慶幸仍有傑出畫家徐渭,令停滯中仍有局部的發展。徐渭一生曲折命蹇,但在藝術創作上,他始終站在藝術發展潮流的尖端,並把寫意花鳥畫推上嶄新的階段,他以塗抹、狂掃的方式,草草揮毫,略具形似,是花也是葉、畫竹不似竹,以顯清逸脫俗的閑氣,即若孤高傲岸的八大山人,對他的作品,也趨之若鶩,繼承他的探索,將寫意花鳥畫推向頂峰。



「逸筆草草」、「作畫自娛」,道盡了畫家以畫為樂的心境。繪畫不求所畫十全十美,但求精神的暢快,淋漓盡致表現逸氣,求與生活的結合。畫家不但畫花鳥蟲魚,為求箇中之神,更養花養鳥,更誇張是張大千飼養猿猴、其兄張善子養老虎、白石老人養蝦蟹,求觀察入微,在描繪時才會得其天趣,盡顯閑情!

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

基督人物圖像的初探




「萬物都是上帝對人說的話。」



------ 神學家 于格



基督教為一神教,從一開始便嚴禁圖像的偶像崇拜,以杜絕信徒誤將神像當成真神膜拜。自中世紀以來,基督教曾經歷過大小不同劇烈的圖像爭議,也出現了百多年破壞聖像聖物的運動,甚而於不同的宗教的會議上,領導者對圖像的政策也是搖擺不定的!



面對當時為數眾多的文盲信徒,只有藉圖像來傳播教義,才能感動信徒,對文盲達致造化及傳福音的目的,故此最終不得不作出有限度的尺度開放,圖像擁護者也因此得到最後勝利,唯基督教對圖像的規範仍有嚴苛的預設,重點在反對圖像意義的無窮擴充。



透過基督教圖像的製作,從中創造了出許多人形化的圖像,目的乃在使用擬人的形象,來表達善惡的價值,也選定了不同配件加強辨識。歷來有關圖像的研究文獻汗牛充棟,不同的文獻皆有深入的探討,如善惡的表達,必通過對照人物與方法,顯示屬性的差異,至於如何造像才能有效發揮宣導教義,歷來基督教畫家,皆依循教義和法則,掏空心思,創作滿有智慧和慈悲的圖像。



起初,要虛擬一個足以代表天父及救世主的形象,由於缺乏有關資料作考據,基督徒只有發揮想像力、借用譬喻、參考有限的實例,以敬虔之心,去重塑理想的形象。由於圖像的作用,以講解教義經文為目的,不作滿足視覺上的美感,故稍欠賞心悅目的觀賞性。



化文字為圖像,盡力表達《聖經》的內容,基督圖像的創作,必須表現耶穌超人的智慧、無比的慈愛。在崇尚自然精神的早期,以牧羊人牧養羊群作譬喻,被廣泛地使用,也成為後世的典範,藉著這個圖像,足以傳達出耶穌對信眾無微不至的照顧,同時也闡釋了祂規勸世人悔改的苦心。



以善牧者為象徵的基督圖像,除了壁畫外,還有馬賽克嵌畫、浮雕及圓雕等多元的創作,除了塑造人物作主體外,也會加入有關的裝飾,如光芒的折影、葡萄蔓葉的紋理和花卉作表現,以豐富其吸引力。



耶穌的形像,也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與改變,由起初以一個短髮無鬚的年輕人的模樣,漸次成為長髮披肩及留鬚的智者形象,頭上還頂有光環,有考據認為乃脫胎自希臘的雕像,其實年輕人的模樣,代表萬古長青的耶穌;尊貴智者的形象,則在展現祂作救世主的威儀。



除了救世主的形像,分佈世界各地的教堂,耶穌還以帝王、萬世師表及宇宙主宰的身份出現,身穿錦衣,端坐正中,時作不同意義的手勢,兩旁為天使或門徒肅立,以示從屬的關係,配合對稱平衡的佈局,加上巨幅的懾人氣魄,更添莊嚴肅穆的效果。



在不違背禁拜偶像的教令外,為教化文盲的信眾,也常用上連環圖式的圖像,以故事形式去傳達深奧的教義、抽象的神學哲理,如難以領會的永生觀,定必使用圖像來詮釋,更能深植人心,易於理解未來的奧秘,收事半功倍之效!



除了門徒關係的展現,耶穌的母子關係,也成圖像中重要的一環:母慈子孝、未婚懷孕、天使報喜及三王來朝,穿插了不同人物及情境,在內容的象徵性,與圖像的表現,皆有著牢不可破的緊密關係,慈母端坐椅上,膝上抱著愛子的端莊體貼的風範,大大彰顯了耶穌屬世的倫常。



早期基督教的發展蓽路藍縷,除了靠著堅忍的毅力丶信徒相信神的信念,還需圖像教化之功,才能迅速傳揚教義,並廣泛吸引信徒,成為神的兒女。今天踏入後現代讀圖時代,基督教圖像與時並進,在創作形式及風格上,更添象徵性及觀賞性,透過網絡的傳播,無遠弗屆,深信更多人將受感動,並心悅誠服加入基督徒的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