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淺談「境界說」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 王國維《人間詞話》


作為我國古典美學的重要理論,「境」泛指「境界」或「意境」,乃作為衡量藝術性的標準。此理論的成形,始於唐代,延續至清代,並為國人廣泛使用。民初著名學者王國維於其著作《人間詞話》裏,更以「境界」作為文藝創作探本之源。


境界」或「意境」,常作同義詞的使用,也被視為一個相同的概念,唯即若如是,在論及藝術創作和作品時,王國維再進一步認為:兩者仍有少許的差別。他認為「意境」,只宜用於藝術作品中,而「境界」則不僅用於藝術作品裏,更可指出藝術家描寫的對象,即其藝術意象,甚至用作指出人心中的審美對象,正如《人間詞話》裏所論:「境非獨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王國維「境界說」,也相當於我國古典美學中的意象說,他不但強調審美意象是衡量藝術作品的標準,更指出審美意象是情與景、意與象的交融,更重要是它應從創作者的真實感受而來,必須具有再現的真實性。


其實,情與景、意與象,皆屬西方美學的概念。王國維引入於其論說中,並作進一步的確立與說明:他將「情」定為主動的感情;把「景」定為客觀的知識,成為藝術家的觀照和再現的對象,用作表現自然與人生。


比起其他美學範疇,「境界說」中的境界、意境,實為最重要的本質,乃藝術的本體,勝於傳統所重視之氣質與神韻。它同時強調了「意象」的重要地位,這對掌握我國古典美學的體系,有著很直接的幫助。


若說「境界說」中,最為人所樂誦的,亦為最有名者,當推「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兩大概念。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有我之境,於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兩者的區別,也正是壯美與優美的區別。


雖然,「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提出,一直深受世人重視,但也引來甚多的批評,其中最甚者是指其語意不清,批評者認為若有「無我之境」,何來思想情感作表現?在這方面,著名美學家朱光潛認為是岀於用詞不妥的緣故。


朱光潛指岀,「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乃移情作用,達至物我兩忘的境界,由於進入忘我之境,其實也正是「無我之境」,故情感與自我,早己載負於作品之中。


對壯美與優美的解釋,王國維參照了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觀點:叔本華認為人只有自失於對象中,超脫了自我與欲求,也超然物外,才能充滿壯美。此外,人的意識要因眼前景象而感寧靜,便生優美。叔本華這個美學概念,正好清晰說明了王國維有關「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論說。


王國維運用西方美學的概念,著眼於審美意象的特點,同時通過對審美觀照的分析,對審美意象作出種種分類。這也是境界說的新觀點,對美學思想的發展起了推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