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

藝術與非藝術




「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想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其中沒有任何東西是不動的和不變的,而是一切都在運動、變化、產生和消失。」



------ 哲學家恩格斯



藝術創作是人類高度的文化行為,它推動社會進步及歷史進程的發展。藝術作品呈現是一個意象世界,透過人類審美本能與審美活動,從而得到美感,產生共鳴。藝術作為載體,用以表現人類的思想情感,必須構築一個情景交織的審美意象。



藝術本體是意象,目的不在為人們提供一件有實用價值的器具,也不用向人陳述一種真理,而是要向我們呈現一個完整的世界,此之謂「意象」。意象在促使大家對藝術作品進行感性直觀,感性直觀也令我們在審美活動中發現完整的感性世界,亦即「審美意象」,也是「觀道」的行為,此與莊子稱大美為「道」,以及老子美學所倡「體道」,實不謀而合!



意象既然是藝術的本體,這正是藝術與非藝術兩者區分的準則。藝術創作帶來美感,過往以「真善為美」,但進入廿世紀的藝術革命,強調「以醜為美」或「以新為美」,有甚者更將藝術與非藝術的概念刻意模糊化。



踏進後現代主義思潮的年代,強調「價值重估」,藝術創作無論作品或觀念,都著重個人的自我論述,西方當代藝術,更出現五花八門的現象,未悉禍福!否定藝術的傳統觀念,始自達達主義大師杜象的創舉:1917年他在美國將一件瓷製的便溺器命名為《噴泉》送到藝術展覽會參展,引發軒然大波及爭論。無疑杜象用上現成物取代了藝術品,用意乃在抹掉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分!



二次世界大戰後,強盛的戰勝國美國乘勢而起,掀起文化的爭戰,紐約市竟掠奪了法國巴黎的藝術桂冠,一躍而成世界藝術中心,並主宰了全球藝術文化的發展,美國藝術家亟欲取得話語權,認為必須告別過去的歐洲傳統,更妄稱過去的繪畫為「具象繪畫」,不合時宜,予以全面否定!



丟掉舊有的傳統,由美國所倡導的「抽象表現主義」便乘勢而起,迅即取代過去的傳統,成為趨之若鶩的新創作:它屬創新性、非模仿,具當代性。爾後更多新風格的建立:如「普普藝術」、「觀念藝術」、「硬邊藝術」及「極限藝術」……推陳出新、百花齊放,讓人眼花撩亂,皆受吹捧,成為前衞藝術的思潮,並領導全球「當代藝術」的前進。



對深究藝術文化發展史、鑽研傳統精緻藝術的學者,當不願認同當代藝術的論述與行動:將粗劣、淺陋、大而無當的創作視作前衛創作,只求作品商品化、大眾化,不重視繪畫技巧及素質的鍛練,畫面空洞虛妄,或挪用現成物硬拼湊合,實行「反繪畫、反技巧」的非技巧,形成人文退墜、繪畫死亡及藝術異化的困局,不但迷惑了普羅大眾,更引領藝術家走入死胡同及不歸的歧途!



藝術家藉材質創造一個有美感價值的感性形式,呈現了意象世界,必要透過高超而具獨特創意與技巧,並涵蓋意念、思想與感情,此屬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別,當代藝術強調「以新為美」,以錯亂的形式,顛倒的概念,只求嶄新,不求內涵,容易造成藝術的亂象和欺詐,因此,每位具良知的藝術家,必須堅守藝術的人文價值,珍惜文化的傳統特質,撥亂返正,以重建藝術的主流和生態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