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蘇東坡
唐代畫家王維,是水墨山水及文人畫的始祖,詩作也與李白、杜甫齊名。蘇東坡讚美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我國繪畫史,他被看成是「詩畫結合」的創始者。而後人也曾用「以詩為有聲畫,畫為無聲詩」來評價蘇東坡,因此,理所當然地,兩位皆可稱為「詩畫結合」的典範!
對傳統的中國畫來説,把詩、書、畫、印結合起來,乃被視作完整的創作、其中更包含極大的價值與意義。中國文化,見證於中國的精神上,筆墨正是中國精神的語言,透過它,足可創造出心靈的領域與寧謐的世界!
詩、書、畫、印結合,是把幾種不同的藝術融為一體,相互輝映,既豐富了畫面的內容,又能擴大畫面的境界,予人更多審美的享受。四者的結合,是中國畫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現象,也是中國畫獨有的特質。
獨有的特質,乃歷經了由外在的聯繫至內在的相融,自部分的聯繫進入整體的合一,四者的結合,迨自魏晉時期發端,兩宋年代初露形態,直至元明清三代趨於全盛,是我國繪畫史中的文學化時期的表徵。
隨著文人畫的繼續發展,詩、書、畫、印,便如影隨形地完善地結合起來,成了一種藝術形式,並得到當時畫家們廣泛地採用。到了明清兩代,文人畫更壟斷了畫壇,令此藝術形式日臻完善。
由於「書畫同源」,中國畫講究款書,還加上用印,這對畫面的章法佈局,往往構成重大的影響,謝赫的六法論中之「經營位置」,對此甚是重視,務令於繪畫布局中,納入有變化及諧調的題跋。
在詩、書、畫、印的結合過程中,書與畫的結合,恐怕要比其餘兩種要早得多,由於「書畫同源」,使用的工具也相同,事實上,「書畫結合」是有兩層的意思,一是畫家是書法家,擅長書法,作畫時多不自覺地以書入畫,二是以書寫款或題字在畫面上,與形象協調,這樣「書」就成為了「畫」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從而構築了中國畫的另一種形式美。
世人常說「詩情畫意」,詩畫作為兩門藝術,各有長短,若兩者結合,則可互補長短。畫表現直觀的事物,故略受時空限制;而詩則可古往今來,自由馳騁,若把詩與畫結合起來,足令靜止的畫面活躍起來,相互生輝。因此,一個好的畫家,不但要懂畫學,還需有文學、美學及哲學的修養,才能創作出水準高超的作品。看齊白石畫中的題詩,便常給人景外有意,畫外有畫的享受!
「印」,就是「印章」,早於周代出現,秦漢印更有甚高的藝術價值。最初印只是一種信物,作印證之用。宋代開始把印押在畫上,以示其擁有權。使用者的身份,包括作畫者、鑒賞者、或收藏者。直到元代,用印最廣,由於水墨畫的興起,畫中只有黑白二色及其濃淡變化,乃以「朱文印章」,押到畫上,不僅作信物的標記,更為畫面提㸃生氣,帶動畫面的氣氛,更形活躍。
一般説來,中國畫家的印章,概分三種,一是姓名章,是畫家常用的。白文章刻姓名,朱文章則刻別號。二是齋館章,是表示畫家的住處。三是閒章,多刻成語,格言或畫家的主張,如「師造化」、「孺子牛」、「江山多嬌」,一般都要與畫的內容有所聯繫。
同時,印章押在畫中,須與繪畫在形式上作緊密結合。印章在刀刻時講究書體、刀法、風格,是一門獨立的藝術。蓋印時也要非常考究,要考慮整幅畫的構圖、色彩,起呼應、對比、配合的作用。
畫家需具多元的文化修養,擁人文情操與道德修養,才可作詩書畫印的結合,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