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閒說香港藝術

 河畔的香港文化博物館

 翠綠縈繞的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富現代感的香港歷史博物館

冷風過後,桃李競芳,又見一番新景象。春來,本是平凡不過,唯思緒如潮,總有驅不走的追憶!

童年時徙居香江,棲於舊式樓房,一扇小牕,常帶來觀賞外在世界的樂趣,也打開鍾愛藝術的心扉:是街角賣藝者、抑牆上獨特的招貼、或粵式樓房的裝飾,皆各具妙趣!

當年,仍處殖民地管治的時代,香港文化,面對東、西的融合;也飽受新、舊的衝擊,藝術的發展,呈現了複雜紛繁的景象,加上戰後,南來的前輩畫家甚眾,秉承嶺南傳統者佔多,彼等皆為書畫大家與文化俊彥,令香港頓成精英薈萃之地。

緣由啟蒙老師乃前輩畫家,常參與展覽,在他帶引下,也曾遊走於不同藝術展覽,並奠下學藝的基礎!

儘管當時,美術館仍未建立,唯美術團體與美術學校,卻如雨後春筍,更常在不同的公眾地方舉辦展覧,如青年會、酒店等地,爾後香港大會堂與藝術中心先後落成,文化氣候漸成!

伴隨社會的長足進步、經濟的蓬勃發展、城市規模的漸次成形,令本地藝術活動,也漸次活躍,藝術家不管是南來、或土生者,皆願紮根於東方之珠的香港,在獨立自主的條件下,發展出獨特的個人面貌。

踏進20世紀的香港,帶來人文的醒覺的同時,也因留學生的回歸,引進了西方現代藝術,在創作上形成強大的力量,對現代藝術的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60年代,抽象畫風,開始影響本地畫家,旅法藝術家趙無極也曾來港,出任訪問教授,其作品以抽象藝術的風格,配合中國甲骨文字造形,表現東方深邃的哲學意境,也大大影響了新一代的創作。

踏入97回歸祖國、世界風雲變幻、資訊科技時代的來臨,新生代藝術家,對西方後現代藝術,更能快速準確地掌握,這對本地藝術的發展,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

裝置、行為,概念、錄像及數碼等不同的新表現形式,在政府政策推動下,得以順利發展,並在展覽中呈現多元的面貌。

歲月留痕,個人學藝至今,歷盡滄桑,雖仍遊走於觀賞者與參展者之間,卻無悔無疚,在這花影婆娑的一刻,讓我對香港藝術的未來發展,寄上深情的祝福!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翡冷翠情懷

                                                               
                                                         翡冷翠聖十字力教堂


                                                               
                                           立於廣場中的大衛像



                                           聖母百花大教堂


翡冷翠 ------一個令人然心動的名字:高貴、浪漫、優雅、詩情畫意!「她」原是歷史文化名城「佛羅倫斯」早期的譯名。

譯名來自「浪漫詩人」徐志摩的新詩《翡冷翠的一夜》。詩人一生追求愛、自由與美。在他心中,這個位於意大利中部的名城,滿是獨特的文化魅力,令他把愛,全都傾注在這塊獨一無二的寶玉之中。

翡冷翠是西方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文化寶庫,藝術擷珍:繪畫、雕塑、建築與歌劇,馳名於古今中外,堪稱「世界藝術之都」!縱遊其中,必教你喜悅盈盈!

看藝術家黃永玉的著作《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大師實在拜倒「她」的裙下,留居半載,每天忘情寫生:速寫、素描、彩墨與油彩,作品無數,與深情文字同載書頁中。

有幸親臨勝地,大師的著作,也成了我的旅遊手冊。邊看邊走,凝神聚焦,名勝古跡,滿載神聖意味,也極具人文藝術的情趣!

看位在老城中心的「聖母之花大教堂」,呈羅馬建築樣式,遠觀外壁,以色澤柔和的大理石砌成,盡顯優雅高貴的氣質!中央巨大圓頂的設計,更成了文藝復興園頂的楷模!

除了藝術館及博物館,教堂與廣場,皆為藝術品展示的空間,我尤愛大廣場中的雕塑,總覺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必要置於開放的空間裏,才可感領強大的內在動力。

醉人的翡冷翠,是文藝復興的搖籃,孕育了無數藝術家;也是文學的濫觴,文學家多如天上繁星,最著名者當推寫出《神曲》的意大利詩人但丁,他曾於聖三一橋上與心上人初遇,若你有緣於黃昏漫步於橋上,必會領受詩人那份不羈的浪漫!

由於富商美第奇家族的資助,藝術得以長足的發展,不但令社區美化、穩定社會,更大大豐富了藝術的歷史。

大師生平足跡、藝術傑作,皆膾炙人口,姿彩萬千!感覺中,文藝復興三大巨匠,如臨面前,與你同步呼吸、看到無數的傑作,你不得不匍匐在他們的腳下!

作為藝術人,於文化古都,攝影、速寫,即使只為剎那間印象,唯文化況味,卻如意大利馥郁的咖啡,即使一飲即盡,唯餘香長存,讓我得著一份莫名滿足的愉悅!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走進古羅馬藝術

                                                                        羅馬鬥獸場
                                           
                                                           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

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廣場與台階


少時,愛聽希臘及羅馬神話,完整的故事結構,豐富的想像力,生動有趣,更是認識西方「文史哲」與藝術創作的源頭。

據神話所載,羅馬人「好勇鬥狠」的性格,乃源自祖先由母狼哺育成人而來。創作於公元前500年的青銅雕塑《母狼》,當可佐証,現仍藏於古物保存館,更成了羅馬的市徽!

首度得見名作,乃於圖冊及課堂幻燈放映之中:兩個嬰孩,仰首吮吸母狼的乳房,兩者竟能構成親密的母子關係,嘖嘖稱奇之時,實印象難忘!

羅馬文化源自伊特魯里亞文明與希臘文明,羅馬王朝,不但將被佔領地區的民間工藝完全保留,優秀的希臘藝術工匠,更被派到重要城市,從事大型建造和裝飾工程,令希臘文化,得以延續。

今日,走進義大利首都的羅馬,歷史沉澱感甚重,人文情味十足!歷經時代的變遷,市中心的坎皮多里奧大廣場,往昔曾為羅馬諸神聖地、將領凱旋榮耀之處,傳聞由米開朗基羅設計,至今仍是觀光勝地。

壯麗的廣場,修建了不同的建築物,配合兩邊石階,呈現開效式的空間感,端肅挺立的石像,與活力充盈的噴泉,動靜互襯,更顯永恆的一面!

喜發思古之幽情者,若通往古羅馬市集的聖路,必見頹垣敗瓦,石柱與石塊,見証是人類精神的變遷。政府刻意保留歷史原有的面貌,旨在告知世人,在藝術、歷史、宗教與人性崇高的表現中,富創意與現代化的羅馬精神,不但滲進人心的深處,更可體現人文的關懷。

沿著遊覽路線,細賞君士坎丁凱旋門、農神廟、朱麗亞宮殿及鬥獸場……適意安排的古建築群,盡顯前人的智慧,也引證了建築史的光輝!

神聖的梵蒂岡城,建造宏偉,歷經十八個世紀之久。結合文藝復興及巴洛克樣式的聖彼得大教堂,與壯麗遼闊的大廣場,置身其中,當感神恩浩瀚!

若你愛壁畫藝術,此地保存了拉斐爾的名作《雅典學院》、還有西斯汀教堂內的曠世傑作:米開朗基羅的《創世記》及《最後的審判》,藝術工程,鬼斧神工,令人激賞!

古羅馬的文明建設,盡展文化瑰寶的亮光,宛如永生的翠葉,在都會裂變的縫隙中,依舊生氣盎然!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藝術生活中的香港

                                            萬綠叢中的香港藝術館
                                          香港文化中心的大型雕塑
                                            維港畔的香港文化中心


生活在香港這個傳奇城市,對本土藝術,我們不會無緣無故地愛上「她」,也不用刻意謳歌贊頌,心情的寄望,雖常失落;但生活的回憶,卻總是刻骨銘心!

美學家朱光潛認為,悠悠的過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有待藝術家和史學家的努力,將它照亮。

戰後香港,百廢待興,文化藝術,未成氣候,於今卻是雨後春筍,往昔「文化沙漠」之名,也如早期的「帆船外銷畫」,成了明日黃花。

50年代初,由於時代變遷,南來畫家甚眾,留學生亦相繼回流,彼等成立畫會、創辦美專,推廣藝術,不遺餘力,奠下良好的根基。藝術開花,不但存於文化領域,也寄在民間生活。

香港的人情、事物,藝術情味與城市景觀,教人苦戀之時,也成了集體回憶。即使新舊價値的衝擊、高低品味的差異,卻無礙「香港藝術」的建立,「她」像不斷剝開的洋蔥,一層一層地打開藝術的心扉,大大豐富了大眾的生活!

舊時香港,華洋轇轕,文化薈萃,人文風情處處。日中所見:小店橫匾、民居對聯與吉祥揮春,書法俊秀,蒼勁有力。傳統節日:中秋的走馬彩燈與大型醒世壁畫,新歲的舞台竹棚及五彩十色的戲服,皆屬民間藝術,寄於生活中,也存於人心裏。

早期建築,甚有特色,民居以廣州騎樓式的唐樓為主,也見歐洲樣式,如維多利亞時期的公共建築,惜古舊樓房,因城市重建,無聲消逝,教人感慨萬千!

60年代,香港大會堂落成,高低兩座,各有展覽場地,精彩展覽,目不遐給,乃文化人聚首之處!80年代,藝術更進入多元發展的時期,新建的展覽場地,紛紛落成,為藝術家提供了更多更大的活動場所,同時資訊科技的發展,也加速了藝術的步伐。

一個城市,若要提升生活品味與層次,文化建設,實不可或缺,因人文精神,見諸尋常生活中,也能啓發民智,並充實了歷史的回憶!


時至今日,香港藝術,進入新的里程,伴隨經濟繁榮起飛,極具藝術氛圍,文化傳承,薪火相傳,年青一代,投身藝術者漸增。期盼未來,我城藝術,花開遍地,展現出文化價值的理念!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新加坡尋藝

                                           外觀典雅的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極具特色的亞洲文明博物館

                                           有雕塑作品的新加坡美術館


那些年,初遊新加坡,訪尋藝術之時,情味十足的華人老街、生活品味與文化景觀,曾留給我難忘的印象,讓我憶及在台灣學藝的年代,也想起昔日來自星馬兩地的同窗。

尋覓文化特色與藝術情味,新加坡必不讓您失望,城市穿梭浪遊:風華的古舊建築、悉心的文物保育、人文的現代建設,加上歐亞文明薈萃,構築了人文素質與文化品味的藝術氛圍。

新加坡藝術的發展,與香港早期藝壇的情況相若,華洋雜處,藝術家身在多元文化發展的進程中,把對社會與時代的觀照,以及文化與歷史的姿彩,展現於作品中,看早期的水墨和水彩作品,自可窺見!

考據國家的文化與歷史的傳承及動力,可從博物館、觀眾的數量,以及文化觀光的產業等多方面,取得憑證。多年來,新加坡大力發展經濟,也著重拓展文化產業,推動「博物館文化」,更見不遺餘力!

為貫徹改善人文景觀的決心,政府大興土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亞洲文明博物館、土生華人博物館、新加坡美術館,還有藝術表演及戶外展演場地,紛紛建立,教人羨慕不已!此外,無論館內展品、收藏、研究及發展,皆具國際專業水準,令人擊節!

座落市中心的國家博物館,是新加坡最大的博物館,屬新古典主義樣式的歷史建築,外觀宏偉。晚上前赴參觀,展品也如璀璨奪目的外觀般,精彩地展現了當地豐富的生活文化,更載滿華人南洋生活的風采,讓你體悟「獅城文化」。

亞洲文明博物館的所在地,離國家博物館不遠,亞洲文化遺產的藏品甚豐,如:蠟染、刺繡、珠飾、銀器及瓷器,皆美輪美奐,別具特色,令人驚喜連連。

愛看近代與當代藝術,必要親訪新加坡美術館,逾7000件本地及東南亞藝術藏品,以及精彩絕倫的國際級展品,讓你深入認識藝術品的地域性與獨特風格。在典雅的展廳裏,我看到徐悲鴻寓居南洋留下的作品,也欣賞了朱銘的現代雕塑,更有本地藝術家幽默雋永的當代藝術作品,直是眼界大開!


歲月履痕、生活情味、文化差異,不但載於博物館的景觀裏,也自藝術作品中浮現,如明月留影於歷史江湖,卻仍長住碧空!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飛瀑清波的加拿大

                                          景觀壯麗的尼亞加拉瀑布
                                           
                                          飛瀑激流遊

                                       千島湖上奇特建築物

平半愛自然,縱遊山水之餘,尤醉心畫藝,寫生不輟。千山萬壑,若落於畫人筆下,必能呈現不同的風格!

四十載游于藝,足遍東西南北,綴滿文化光影。萬千景色,也讓我刻骨銘心,蓋「客觀景物、主觀情性」,兩者皆為造境的元素,亦為引發創作的動機。

師法自然,情景交融,擷境入畫,筆情墨趣,必成妙品矣!記憶中,曾遊加拿大尼亞加拉瀑布與千島湖,山光水色、飛瀑清波,臨景寫生,印象至今難忘!

尼亞加拉瀑布是世界奇景,也是天下第一大瀑布。倘若了然景象,視境於心,壯麗景觀,當可載濃情畫意於尺幅之中。

站在台階,靜觀飛瀑,激流湍湍,凌虛飛下,似萬馬奔騰,氣勢澎湃,讓我想起國畫大師黃君璧的畫作,他擅畫瀑布,筆力蒼健,線條流暢,一氣呵成,氣勢極其撼人!

遊人愛乘船遊覽,穿上藍色雨衣,如太空探險者,自下游逆流而上似山雨欲來,站在甲板上,屏息凝神,慢慢接近,感覺愈趨強烈!

看澎湃的瀑布,飛瀉而下,震撼的不單是心靈,還有視覺和聽覺,水聲、歡呼聲,混和著「卡擦」的拍攝聲,不絕於耳,飛瀑也如豪雨瓢潑似的往身上澆灌,讓人沐浴清心。

望著眼前大自然奇景,實在震懾於其強大的力量,和飛瀑相比,人竟如斯渺小,上帝創造萬物,崇敬之情,油然而起!

若拿千島湖世外景色如畫﹐寧靜舒適的氣氛,與尼亞加拉瀑布如雷貫耳的水聲﹐洶湧澎湃的氣勢相互比較,必然成了強烈的對比!

加國的千島湖,顧名思義,大小島嶼超逾千個,如一盆盆婀娜多姿的盆景,浮落在碧藍廣闊的湖面。群島間,迂迴曲折,湖面深邃,帆檣雲集,美景醉人!

島上建築,古樸典雅,姿彩萬千,在大自然映襯下,平和寧謐,是繁華過後的沉澱,盡顯和諧之美!攝影寫生,兩皆相宜。

漫看鬱鬱蔥蔥的島嶼,望著風光旖旎的湖岸,人生如夢,飄渺不定!生命似流水,時如平湖的澄瑩、時如瀑布的迸濺,作為畫人,藝術行旅,借景遐思、寫畫託情,實在是睿智灑逸的抉擇啊!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花影搖曳看新加坡




春光明媚,柔風靜靜,飄拂著新綠的樹叢;也飄拂著初萌的花兒,還爬越小窗,偷偷落於案頭前,沐在遨遊「黃金屋」中的我的身上!

書頁上,盡是芳菲的花香,心底裏,卻是遠遊的寄望:流影飄蕩,異國情調,文化光影,終歸帶來藝術生命的動力!

初遊新加坡:花影搖曳,枝葉扶疏,帶著畫意,弔古尋幽,綠蔭大道,納涼寫生,好不逍遙!

近年再訪舊地,樟宜機場給我留下極美的印象:光線自天窗瀉下,炫亮雅潔,開放結構的設計、鮮花織綴的圖象,場地寬廣,旅客過關,井然順暢,盡顯文明的姿彩。

「花園城市」的新加坡,政府以民為本,悉心作人工化栽植,林蔭蔽天,群花綻放,迎風搖曳,驅走暑氣之時,也帶來藝術極致的景觀,既美感且創意!

中外馳名的「魚尾獅像」,如美國自由女神像、法國巴黎鐵塔般,是當地深植民心的地標。據文獻所載:魚尾獅的「獅頭」原是一頭神獸,「魚尾」則是小島的象徵,故新加坡「獅城」之別名

毗鄰是克拉碼頭,商店、餐館及酒吧林立,遊人如織,一水之隔的濱海藝術中心及空中花園,同屬著名景點,最宜乘船夜遊,兩岸璀璨奪目,河景迷人,誠一樂事!

在政府保育政策下,唐人街牛車水」,保留了豐富的華人歷史和文化:傳統古舊房屋、廟宇和中式菜館,到處可見,部份更活化成姿彩繽紛的小店,售買傳統的手工藝品,旁有露天美食街,更可飽嚐地道美味。

牛車水」是早期南來華人聚居的地方,歷史悠久,當年生活艱辛,缺乏水源,需用牛車運水,以種植檳榔與胡椒為生,牛車水自此便成該區地名,沿用至今,引證了華人辛酸的血淚史。

文化遊人總愛馥郁的咖啡,寫生取景、攝影紀實之餘,閒坐此地馳名的咖啡小店,喝著濃濃的南洋咖啡,品嚐傳統的炭燒咖央多士,情味十足,令人難忘!驀地裏,驚覺南洋風情與純樸生活,竟與五十年代老香港的人文氛圍相若!


花影搖曳,細雨夢回,在流動的筆墨中,新加坡的情愫,盡於寫生的造境裏,也構築了人文風情的惦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