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8日 星期二

魏晉名士風流

 


「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兩忘,離形去智。」


------ 張彥遠


遠昔於西方《文藝復興》的時期,在人文主義及宗教改革的激勵下,繪畫藝術,大放異彩,呈現新生的氣象,其中除合稱《文藝復興三大巨匠》的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及拉菲爾等三位享負盛名外,人文藝術,更是人材輩出,受到空前的重視,並確立了「藝術家」尊貴的地位。


其實,依據史籍記載:我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專菐畫家也早已脫穎而出,藝術家獲確立身份之期,比西方更早。「藝術家」極具社會地位,他們擁有豐富的人文思想與多元的創作面貌,在面對連綿戰爭的動蕩不安,仍可自發地透過創作,並展開美學及畫論上的探究,㝷找精神上的歸宿和人文的價值。

雖然,魏晉南北朝政局混亂,但卻是一個文化重組的時代,更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人民即使身心備受痛苦的煎熬,精神卻仍自由自在,智慧也燦然綻放,對藝術來說,更開始了新秩序的「自覺時代」。


魏晉南北朝繼承和發揚了漢代繪畫藝術,呈現出多彩多姿的豐富面貌,「專業畫家」的地位首度確立;山水畫也緣起於此時;從道家演變而來的道教,也同時定型,信徒甚眾。這一切皆形成創作的風尚,藝術作品的功能,與漢代僅重教化大不相同。繪畫成為獨立的藝術創作,除可發揮教育的作用,也可作為審美過程的藝術客體。


繪畫創作完全脫離功利的實用價值,加上畫論的確立與美學的構築,藝術不再純是技藝的表現,更是高尚的人文行為和生活的精神活動,令大批擁有家學淵源的士族子弟,加入繪畫創作的行列中,藝術家不再是地位卑微的「藝匠」,彼等皆為以「繪畫藝術」著稱的魏晉名流,為我國美術史,開創了新的一頁。


漢代獨尊儒術,結合其他傳統觀念,形成固有的意識形態及政治制度,但因動亂帶來政權的崩潰,終為在嬗變中的魏晉新思想所取代。魏晉玄學與六朝佛學,以及道教所結合而來嶄新的精神空間,帶來了當時藝術新風貌與美學新觀念。


處於動蕩不安的時代,文人大夫,壯志難伸,唯消極隱退,崇尚清談,縱情飲樂,放浪形骸,亦有沉醉於書畫創作之中,以「筆墨」進行自我陶醉與追求,宣泄內心那份無名的痛苦,也展露了對生命的關懷。


名家輩出,魏晉文化姿彩多:以「誤落墨而成蠅」成為畫史趣談的畫家曹不興,應是美術史上有記載以來的第一位最具影響力的著名畫家,並享有《佛畫之祖》之譽。以《洛神賦圖》及《女史箴圖》獲高度評價的顧愷之,其自創的「高古游絲描」,發展更達致完美無缺的境界。還有陸探微、張僧繇、衟協等名家輩出,這真是一個光輝奪目的年代!


文人士族崇尚玄學清談,畫家具創新意欲,社會重視兿術文化,這大大影響了文藝的發展,在文學中,首先出現了第一批理論專著,也漸次形成畫論的誕生。顧愷之更是畫史上第一位著有專篇畫論的畫家,他的《論畫》和謝赫的《畫品》,同列此時期的著述代表,開創了繪畫史上最早的理論專著。


提出「意象」、「隱秀」、「形」、「神」、「虛」、「實」、「韻味」等不同命題,魏晉文人士族,在漫長烽火綿延的時代中,對文藝、畫論及美學等多方面,作出多元化、多層次的探討、研究及分析,對我國的審美活動,在審美意象及命題各方面,貢獻良多!


名士風流,他們對有限人生的追逐、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對人文藝術的自覺,更開啟了極具個性姿彩的有情天地,通達的人生智慧,真教後人受用一生!





   《洛神賦圖》


         

2020年8月3日 星期一

「點彩成畫」之二------ 再談秀拉的畫作



「他只不過是一隻眼睛,可是,我的上帝,那是一隻甚麼樣的眼睛呀。」 

------------ 塞尚 

英國著名作家狄波頓在其著作《藝術的慰藉》中,認為藝術內蘊如下七大功能:1.矯正記憶的缺陷、2.散播希望、3.呈現有尊嚴的哀愁、4.協助人類取得平衡、5.引導人們認識自我、6.擴展我們的經驗及7.喚醒麻木的心靈。

 透過 上帝創造天地,帶給我們愉悅的大自然,乃為賜與人類的大福分。藝術家觀察其中,細意欣賞悅目的醉人美景,透過繪畫、音樂、詩歌等不同範疇的創作,用以歌頌讚美宇宙中這片愉悅的山水。 

其實,西方自19世紀以還,印象主義畫家更直接從個人或友人的生活體驗中,擷取愉悅的形象,並配合戶外寫生的行動,創造了人人共享的生活主題,作品帶來世人莫大的慰藉!人在創作中,感領生命的永恆與喜悅,樂與天地融和在一起,漸趨「天人合一」之境界! 

自創獨特畫風「點彩成畫」的畫家秀拉,乃早慧的藝術奇才,其作品從生㓉中尋覓愉悅的場面,呈現了新派古典的風格,既富科學精神,也極具樂觀主義。他摒棄了印象主義慣用的筆觸、線條或塊面的結合,也不重視剎那間瞬息的變化,他需要的是更為耀目永恆的視覺形象。 

秀拉的色點理論,是建築在對色彩分析和視覺觀察的科學研究上,他認為微細的純粹色點,在視網膜上能產生互補色環的作用,足以改變其相鄰的色彩,形成色彩視覺的互相功能。秀拉刻意用上無數的密集細色點,色點一個挨著一個,緊密地靠在一起,以構成色調變化及明暗效果,造成寧靜、神聖、光亮的主題畫面!

 在原野大自然中,取景構成草圖後,秀拉愛回畫室裡創作巨幅油畫,他的「點彩成畫」的技法,最宜作風景畫的表現,《傑特島的星期天午後》,正是其代表作。傑特島是遍地青草的地方,坐滿到來享受假日的人群,活動各異,各適其適,卻又和諧寧謐。 

2乘3公尺的巨大畫作,秀拉費時數載始告完成。他先用素描定出明暗位置,再選用精心細密的色㸃填上,他明智地將人物簡化成規範的造形,帶點拘謹刻板的姿態,並將不同活動與準確的色點,合成秩序性的和諧,光線在空氣的折射中呈現耀目的感覺,帶出愉悅的景觀。

 再看秀拉的另一名作《阿尼埃爾浴場》,這幅畫所描繪的是19世紀的城市人假日的生活,充滿中產階級餘閑享受的模式。自法國大革命後,歐洲社會裏出現了新的階層,人人自由地嚮往優雅愉悅的生活,印象主義發現了各種愉悅的主題,這些皆是所有平民大眾也可享受得到的,對秀拉而言,與其他藝術家一樣,也樂意追求這方面的創作! 

觀乎藝術內蘊的七大功能,秀拉費盡心思,所有畫作皆構造了複雜的大型空間,通過形體的韻律與和弦,加上和諧的色彩、迷人的光線,渾然一體的連結,每一細節的思維,皆可成為作家狄波頓所論藝術七大功能的憑證,從這方面去看,秀拉的作品雖不一定載滿戲劇性的場景,但寧靜、光亮、神聖、秩序的主題,仍甚耐人尋味,值得佇足細看!


        《阿尼埃爾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