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8日 星期五

詩書畫印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蘇東坡


唐代畫家王維,是水墨山水及文人畫的始祖,詩作也與李白、杜甫齊名。蘇東坡讚美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我國繪畫史,他被看成是「詩畫結合」的創始者。而後人也曾用「以詩為有聲畫,畫為無聲詩」來評價蘇東坡,因此,理所當然地,兩位皆可稱為「詩畫結合」的典範!


對傳統的中國畫來説,把詩、書、畫、印結合起來,乃被視作完整的創作、其中更包含極大的價值與意義。中國文化,見證於中國的精神上,筆墨正是中國精神的語言,透過它,足可創造出心靈的領域與寧謐的世界!

詩、書、畫、印結合,是把幾種不同的藝術融為一體,相互輝映,既豐富了畫面的內容,又能擴大畫面的境界,予人更多審美的享受。四者的結合,是中國畫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現象,也是中國畫獨有的特質。


獨有的特質,乃歷經了由外在的聯繫至內在的相融,自部分的聯繫進入整體的合一,四者的結合,迨自魏晉時期發端,兩宋年代初露形態,直至元明清三代趨於全盛,是我國繪畫史中的文學化時期的表徵。

隨著文人畫的繼續發展,詩、書、畫、印,便如影隨形地完善地結合起來,成了一種藝術形式,並得到當時畫家們廣泛地採用。到了明清兩代,文人畫更壟斷了畫壇,令此藝術形式日臻完善。


由於「書畫同源」,中國畫講究款書,還加上用印,這對畫面的章法佈局,往往構成重大的影響,謝赫的六法論中之「經營位置」,對此甚是重視,務令於繪畫布局中,納入有變化及諧調的題跋。


在詩、書、畫、印的結合過程中,書與畫的結合,恐怕要比其餘兩種要早得多,由於「書畫同源」,使用的工具也相同,事實上,「書畫結合」是有兩層的意思,一是畫家是書法家,擅長書法,作畫時多不自覺地以書入畫,二是以書寫款或題字在畫面上,與形象協調,這樣「書」就成為了「畫」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從而構築了中國畫的另一種形式美。


世人常說「詩情畫意」,詩畫作為兩門藝術,各有長短,若兩者結合,則可互補長短。畫表現直觀的事物,故略受時空限制;而詩則可古往今來,自由馳騁,若把詩與畫結合起來,足令靜止的畫面活躍起來,相互生輝。因此,一個好的畫家,不但要懂畫學,還需有文學、美學及哲學的修養,才能創作出水準高超的作品。看齊白石畫中的題詩,便常給人景外有意,畫外有畫的享受!


「印」,就是「印章」,早於周代出現,秦漢印更有甚高的藝術價值。最初印只是一種信物,作印證之用。宋代開始把印押在畫上,以示其擁有權。使用者的身份,包括作畫者、鑒賞者、或收藏者。直到元代,用印最廣,由於水墨畫的興起,畫中只有黑白二色及其濃淡變化,乃以「朱文印章」,押到畫上,不僅作信物的標記,更為畫面提㸃生氣,帶動畫面的氣氛,更形活躍。


一般説來,中國畫家的印章,概分三種,一是姓名章,是畫家常用的。白文章刻姓名,朱文章則刻別號。二是齋館章,是表示畫家的住處。三是閒章,多刻成語,格言或畫家的主張,如「師造化」、「孺子牛」、「江山多嬌」,一般都要與畫的內容有所聯繫。


同時,印章押在畫中,須與繪畫在形式上作緊密結合。印章在刀刻時講究書體、刀法、風格,是一門獨立的藝術。蓋印時也要非常考究,要考慮整幅畫的構圖、色彩,起呼應、對比、配合的作用。


畫家需具多元的文化修養,擁人文情操與道德修養,才可作詩書畫印的結合,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2019年6月10日 星期一

圖畫與藝術




「圖載之意有三:一曰圖理,卦象是也;二曰圖識,字學是也;三曰圖形,繪畫是也。」



------ 顏光祿



我國繪畫,源遠流長,可概分人物畫、山水畫及花鳥畫三大類,當中,名家盡出,妙作紛陳,通過藝術的形式,以表現生活、抒發情感,求「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並運。」作畫者,自地位卑微的畫工,至文人登上畫壇,開「畫家」之風。繪畫作品,也愛冠上「圖」字:如顧愷之《洛神賦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皆為曠世絕作!



考據我國歷史,「圖」與「畫」兩字,最早見諸先秦文獻中,並且廣泛地應用,若拿兩字相互比較,「畫」字出現的頻率似較「圖」字為高,《考工記》有「設色之工:畫、繢、鐘、筐、幌」之說,畫之意義有三:一是圖寫卦像;二是裝飾美化,三是描繪事物。除此之外,根據《說文解字》:「畫,計也,策也。」可見作畫是進行構思的活動。



《爾雅》云:「圖,謀也」,於古代,本意多為「圖謀」之意。若從圖畫、圖像的含意去看,則多純為圖示的功能,如「河圖」之圖,即抽象的紋樣,古代的《河圖洛書》,傳說中是上天授與外祥瑞之兆;也有作「版圖」之地理圖;廣泛應用如「天文圖」、畫譜等。



其實在我國歷代畫論中,甚多學者皆視「圖」為「畫」,即「圖」含有「圖畫」的兩重的意義。相對去看,「圖」的含義更廣,它的功能,計有記事、圖示、甚至是文字。古有「索象於圖,索理於書」之說,故「圖」之要義,更甚於表也,其實有學者認為,我國繪畫論中的「六法論」,乃自早前「制圖六體」而來,因自古以來,「圖」與「畫」兩者未作詳分。



若說「圖畫」兩字的合用,應始於漢代,作為動詞的使用,所謂「圖畫天地,品類群生 ……隨色象類,曲得真情。」其中的敘述,實與繪畫內容和功能,有著直接的關係。雖則如此,於此一詞中,「圖」字仍舊保留了「圖謀」之意。



「圖像」兩字,乃伴隨「圖畫」而來,據古代我國文獻所載:不論「圖像」或「圖畫」,其詞義是常與人物畫聯繫在一起,其實人物畫起源甚早,在先民時代,於原始社會中,已創作出令人讚嘆的作品,如陶盆上牽手的連環舞者;再者,漢代畫像石有周公輔成王的圖畫,此類題材迨自周代,遠至漢代,仍甚通行,並由地位卑微的畫工製作。



通過「圖畫」或「圖像」此類形式,被視作傳播及保存信息的重要工具,即「丹青之興,比雅頌之述作,美大業之馨香。」也是為禮教、宗教服務為目的。自唐末年,文人取代畫工而起,「文人畫」日益加增,至使禮教及宗教畫,淪為畫工之事,漸不為士大夫器重,前者不能領略文人畫的趣味,後者則不屑為前者作宣教,強調「文人思想」的表彰,如山水畫中「暢神」或「臥游」的觀念,藉此追求高度智慧與情思。



由於我國向有「書畫同源」之說,故工畫者多善書,善書者又可提升文人畫的地位,往昔對圖畫或圖像的制作者的觀念,有「畫工」、「畫師」的稱謂,也與今天源自西方的「畫家」觀念相符,加上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經常以藝論畫,在南北朝時,文人更對圖畫的地位與功能,進行認真的討論,並將「藝」與「德」並列!



將書畫列入「藝術」之中,有可能源於宋代,也因受西學影響,畫家被寫進《藝術列傳》中,得到真正的尊重與肯定,在人文學科中,也有助於對畫家的社會地位的探討,儒家向重「依仁游藝」,足可將高雅之情,寄於畫中,在紛爭的年代,對隨波俗流者,這無疑是極有效的清涼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