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5日 星期二

老子的簡樸美學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知,前後相隨。」



------ 老子《道德經》



先秦時代,思想解放,才人輩出,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由於言路廣、思維深、理論闊,不但奠定了我國哲學的基礎,也端發了我國美學的觀念。


處於此時期的美學家、也是偉大哲學家如:老子、孔子、莊子與荀子等,在其哲學的體系中,提供了不少有關美學的論說、形式與範疇,為後世探索者,鋪設了康莊的大道。當中一般人較為重視孔子,但若從對歷史影響的層面來看,老子著實要比孔子為高,因美學傳統裏有關氣韻、意境、意象與觀照諸學說,皆源於老子思想而來。


老子哲學所建立的最高概念是「道」,其思想有「體道」之說,意指要在精神上與道合為一體。人可通過創作活動與欣賞,在現實人生中加以體認,形成一種最高的藝術精神,。


老子美學是簡樸美學,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根據《道德經》記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萬物,道是從無中生一與生有,這是一種從無至有的概念,可見道是極簡的原點。


老子又認為「道法自然」,故「道」必然包含有「氣」,「象」與「物」,才能引證其真實的存在。所謂「氣」,是指萬物的本體和生命,「象」與「物」乃是萬物的形式與顯現,這種基本的論述,對中國古典美學的發展,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其實,藝術家在個人作品中必須表現宇宙的本體和生命,亦即作品追求「道」與「氣」的表現,這樣藝術才有生命力。魏晉時代的美學家,根據老子的主張,提出「氣韻生動」說,乃是歷來我國繪畫的美學法則。


老子《道德經》又道:「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認為,天地萬物皆為「無」與「有」的統一,亦屬「虛」和「實」的統一,促成天地流動運化,令萬物生生不息。此種「虛實結合」的觀念,影響所及,讓我國書畫家重視「留白」的處理,講究布白、所謂「計白當黑」,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這種美學特點,正源自老子哲學而來。


對於美的看法,老子留下千年名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此與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其著作《判斷力批判》所論:「美是無利害的利害性;美是無概念的概念性;美是無普遍的普遍性;美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兩者實有類近之義。


對老子來說:「美」的概念有其單一性,必須與「善」分割,美是一個獨立的美學範疇,無論美或藝術作品,皆應保持簡樸的態度。


老子認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五色是指多種顏色的無窮變化,屬繽紛的色彩享受;五音引申為多音交響的聽覺震撼;五味是多重的味道享受,這一切皆屬刺激人的慾望的東西,令慾望變得繁複,蒙蔽了人類生存的本性。


美是簡樸、拙趣的,它無需刺激人的慾望,也不從實用的立場出發,美感是共通的,在社會生活中,人人皆可品味藝術、享受美感,此屬老子美學的一貫主張。


總括而言,老子的簡樸美學,以「簡」與「樸」來貫串生命的美感,教人放下過份的慾望追求,重返毫無心機的渾樸天地,如回到未經污染的嬰孩狀態,達致「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的境界,才能呈現素樸之美,以及抱擁簡樸生活。原來生活簡單就是美,人須保持清靜的心境、才能品嚐平淡的美感,這種特殊的審美風格與審美趣味,也是我國歷代藝術家不斷追求的美學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