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基督教圖像的解構與賞析

 

 


 

 
引言
從西方美學角度來看,繪畫創作就是要通過圖像來傳達各種意義,特別是「宗教繪畫」,作品乃為對宗教情懷的寄託和表達。回望西方繪畫史,長達好幾個世紀,繪畫都只存在基督教堂中。教會在社會裏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畫作都由教會委託畫家創作,用作教化大眾;並作為美化裝飾的器物,即使作品有其固定的形式及內容,但當中圖像的結構和應用,卻歷經悠長且反覆的過程。
 
法國學者丹納在其鉅著《藝術哲學》一書中,認定一件藝術品並非孤立,要探討其本質,在於能找出藝術所屬的、並能作出藝術品的總體。時至今天,對「基督教圖像」的深究,也可採用相同的方法,從造形、樣式及意義的衍生及改變,進行解構及賞析,當可感悟內蘊的精妙。
 
偶像的爭論
依據文獻所載,來自希伯來文化的原始基督教義,乃主張以文字作為思維主軸,嚴格排斥圖像式思維。猶太人謹守「第三誡」:「不可為自己造任何偶像,也不可仿造天上、地上,或地底下水裏的任何形像。」( 出埃及記20:4 )同時更為了此一戒律,嚴禁偶像崇拜及製作聖像。
 
創世記告知子民:「人是按上帝的肖像被造的。」人的形像,以及天地萬物的造形,皆來自上帝的創造。人不是被指定去制作上帝的肖像,而是自己已成了上帝的肖像。希伯來人的傳統,認為人類不可透過從想像而來的藝術創作,去尋找上帝,應從祂的話語和啟示去認識上帝。
 
猶太人不願將文字形象化,更大力反對製作圖像,認為「再現式」的圖像,容易變成偶像崇拜。由於過往希臘羅馬多神信仰的異教徒,大量使用圖像,更奉若神明,故早期教會人士,除了嚴禁偶像崇拜及製作聖像,更要求廢除圖像及破壞偶像,只可採用象徵符號及裝飾物。(1)
 
           
                        (1) 
 
 
 
作為支持圖像的理據 
 
在一片反圖像、破偶像的聲浪中,展開了連綿不斷的爭議,當中也不乏支持圖像的呼聲,因撇除偶像化的功能外,圖像也有傳達神聖性、作為聖像的可能。此外,它也擁有語言的價埴,文本內容可化成形像,也不用賞心悅目,唯須傳遞信仰的信息,進一步去看,圖像是更具表現力的語言,若其載體不被破壞,便可持久地觀看和存留,成為圖解的歷史與確鑿的見證,在每一個時代,都能喚起對信仰的追求和信息的記憶。
 
信仰「普世化」與圖像的功能
對思考應用圖像的支持者來說,基督教是一個需要倚賴符號與圖像的崇祀系統。若要將本土信仰轉化為普世信仰,就必須考慮宗教和教義的傳播方法。由於圖像屬無聲的國際共通語言,足可回應那些不能以文字言語來作認知及思考的民族,基於這個原因,發展一套象徵符號及信仰圖像的系統,實在有迫切的需要。
 
基督道成肉身的啟示
從聖經中,亦可尋找支持的根據:基督道成肉身,降世人間,代贖捨身。耶穌取了人的形像,出現在人的眼前。基督教圖像藝術,乃自神聖的形式而來,耶穌的肖像畫,乃反映父子的獨特性,圖像製作以神為本,並非將人的焦點擺放於其上,而重點在於象徵屬天的真理。近代西方研究學者,對基督教圖像,曾作主題分析,結果發現:把信徒描繪為代禱者的圖像愈來愈少,而是著重反映靈魂的受難和救贖。
 
試從歷史角度出發:基督教藝術家,必須著意在創造一位不只是屬於過去某一時刻的基督形像,而是時刻臨在於整個歷史中的上帝,以顯示祂「自有」、「永有」及「無所不在」的特點,加上其多元性並多樣化的形像,這對藝街家是一個相當大的難題。藝術家必須在不斷創新的嘗試中,尋找各種可能性,然而基督道成肉身、降世人間,在歷史的時空中,與世人相遇,也堅固了基督圖像的鑿證。
 
早期圖像的手法
現代藝術家保羅克利說:「藝術並不是複製,而是製作可見之物。」基督教圖像,便是站在可見者與不可見者的交錯之中,以此確立相互的關連。早期的圖像,採用的手法與希臘明顯不同,不重於「自然摹仿」的概念,製作者刻意放棄忠實的觀察、逼真的描摹,反之,採用粗糙、樸實的手法,刪減背景,人與物皆呈平面化,旨在以簡潔的形式述說聖經故事,令作品欠缺技巧性及美感,看起來僵直生硬,以此引導大眾不把注意力,放在塑造的人物之上,而是趨轉到聖經的寓意中,並高舉宗教的神聖性,更強化了「藝術為宗教服務」的功能。
 
廣義去看,早期基督教的圖像,涵蓋面甚廣,且各具功能:計有象徵符號,作為信徒隱藏性的標記,以確保於地下教會時期的安全和作識別,此外還有耶穌圖像,其圖式化的處理,部分參考希臘人的傳統及法則而來,當然還有聖像的建立,在崇拜中兼具神學和精神意義,也是視覺傳達的主要工具和載體。
 
耶穌圖像 / 聖像圖
神無本相,不可入畫,但人子有形,道成肉身,足可描繪。耶穌捨身的救贖,帶來新生的盼望。信徒對基督圖像,實在有著極為迫切的需求,自五世紀開始,基督圖像的創作不斷出現,其中有不由人手產生的「神圖」,亦帶來爭議的傳奇:耶穌真像曾出現在一塊麻布上,並被視作「真實的圖像」。(2) (3)
 
 
   (2)   
 
 
    (3)
 
 
根據文獻記載:聖像專指拜占庭教會的崇拜圖像,早在四世紀時萌芽,並漸次發展成一整套的系統。聖像圖的樣式,包括基督圖、聖母圖、使徒圖及聖徒圖,其中聖經中的某些場景以及聖徒的生平事蹟,也成為主題,其目的在藉由觀者和被描繪者的連繫中,間接地連結人與上帝。(4) (5)
 
 
   
    (4) 
 
 
 
    (5)
 
 
就表現形式來看,聖像圖受到中世紀繪畫形式的影響,但因有系統的規範,常以既有的圖像為範本,乏創造性,更因運用平面法,只能呈現二度空間,且人物常要加上文字作註記,大大減低了繪畫的純粹性,故從創作意向來看,聖像圖並不能視為藝術創作,而且,當時仍未有藝術家及藝術概念的建立,聖像圖的畫家又以佚名或分工形式共同製作,故此,只可將其定義為宗教性的工藝品。 
 
結語
從圖像成立的精神來看,基督教基本象徵,乃致力於建構宗教歷史的集體記憶,其內容自然是與宗教崇敬對象有關的知識。中世紀神學家于格說過:「萬物都是『上帝對人說的話』」,引證了世間事物的宗教性,也扭轉了圖像作為偶像崇拜的異教本質,因萬物都是上帝對人的話語,故觀看萬物,就是聆聽上帝的話,且事物皆有上帝賦予的意義,若不偏離宗教歸向,將不會陷入偶像崇拜的危機。
 
文藝復興時期,大師輩出,統合了中世紀圖像系統的建構,並加入人本主義,且過往的圖像,在製作歷程中,也吸納了各種美術形式和技法,即使中世紀圖像藝術性不高,唯其象徵及寓意的手法,也直接影響造形藝術的發展。
 
今日,知識水平提昇和大量聖經譯本,不再需要借助圖像進行教化和普及化,但進入「讀圖時代」和「網絡時代」,作為視覺傳達的圖像,正被廣泛應用在生活中,如大型佈道會的宣傳海報和橫匾、講道的簡報設計、網上平台的圖像。基督教會,不可能避免圖像的應用,現代人講求文明,「圖像偶像化」也不容再現,反之,大批出現在現代藝術作品中的基督形像,呈多元性的圖像處理,觸發對「救贖者」的解讀,也大大豐富了圖像學在視覺藝術的意義、解讀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