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基督信仰與藝術創作




「基督藝術沒有甚麼特別,它是精彩、健康及
美好的藝術;它與神所賜的藝術結構相配合;
它對現實的看法是愛護、有自由度、美善和真
實的。」


------ 藝術史學家 魯克馬格  



作為基督信徒,宗教信仰「言必稱上帝」,藝術創作「理必踐其道」,故信仰與作品,在自身的存在中,必與上帝相互之間有著密切的關連,藝術家本著歌頌上帝的激情,進而付出個人整體的生命和熱情,全心專事創作,並透過作品的敘述,讓欣賞者傾情於中,期盼在至高精神領域中,與這位真善美的上帝相遇!


上帝的永存,其意義乃表示自存和無限之意,作為「第一推動力」,上帝不需要依賴任何身外的事物而存在,這正是至高的存在,更引證祂是全能的創造者,萬物均來自祂的創造,只有祂的創造才是最根本的。奧古斯丁根據《創世記》的內容,闡釋上帝從虛無中創造出世界萬物之時,也同時創造了時間和空間。


上帝賞賜美麗,受造之物皆可各按被造之特性,彰顯那份屬神的特質與榮美。人更因擁有上帝的形象,具備藝術創作的創造力。藉著信仰,藝術家把自然的觀照、內心的感情、直覺的形相,透過作品,作具體化或抒情化的的表現,當能充份流露出人的尊嚴和美麗。


創造自上帝而來,且是無時無刻的臨在,人處於藝術創作的過程中,祂也同步以掌管的形式介入,以此體現「上帝與我同在」的內在理念。作為宗教信仰對象,上帝在與世界和人類歷史中,必然產生密切的關係:祂是宇宙的創造者、也是歷史中的主宰者、更是美與創造力的源頭,藝術創作必然取材於祂創造的世界裏,祂的創造是「無中生有」,但人的創作卻是基於被造物而來!


若從聖經美學去看,舊約時期重在描述神的顯現,故此,美感與崇拜,著實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試看多元的器物:會幕、祭壇、燈臺、惟帳、幕幔、器物和祭司衣著…… 這所有的一切,皆屬手藝精巧的藝術品,乃出自熟練的工藝者的創作。


信徒聚集於會幕或聖殿裏,一同敬拜,所得的美感享受,是融合於整個崇拜經驗之中,上帝將聖靈充滿在人的身上,使人有能力從事各樣藝術設計,透過視覺環境,體驗喜樂的頌讚,並感領上帝的同在!在信仰角度來看,美的存在就是祝福的象徵!


進入新約時代,聖經美學匯聚於耶穌的位格和作為之上,祂成了有形象的人子、代贖的羔羊、、結果的葡萄樹及生命的道路。此時期,教會受命宣揚生命之道,道出神的救贖性,這也是基督創造的權能。


十字架是綜合和涵蓋救贖的象徵,十架得勝,配合永生盼望、新天新地,藝術創作迎向美好的未來,美從衝破黑暗而出,整個創造亦因此而全然歡樂,在西方,喜用新約故事作題材的畫家甚多,當中最著名的當推有「基督新教畫家」之稱的荷蘭藝術大師林布蘭,他從《聖經》中汲取養份,作品不純作教條式的視覺傳達,更表現了對宗教情操深切的體驗!


神學家孔漢思認為:偉大的藝術作品超越「信息的傳遞」。世界是天父的創造,「美」、「創作」與「創造」,均需反映祂的救贖和國度的真實,藉著藝術創作,人活出上帝的形象,透過藝術欣賞,人也揭示了上帝的恩典,總而言之,「美」與「創造力」的準則,必自上帝和祂的旨意而來!

                                                                                                                

2017年12月10日 星期日

畫從「自然」來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雲。」



------ 王維



根據《聖經》在《創世記》中的說法:上帝在宇宙還是一片渾沌的時候,創造了萬物,這個「渾沌」的概念,也同樣存在於中國古代傳統之中,先秦思想家莊子正也抱有同一的觀點!



觀乎中外的論述:論及「渾沌」藉神的作為,一分作二,實是異曲同工:在西方,上帝在此時刻,分出晝夜、造天造地,創造宇宙大地、並賦與生命,祂命令在眾水之間要有穹蒼,把水上下分開。在中國,老子《道德經》則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認為輕揚者飛騰上升成浩渺長空;凝重者沉積下墜成廣袤大地,天地自此確立。



其實,宇宙及人的起源有著密切的關係;擁「萬物之靈」美譽的人類,自泥土與清水混合,並參照造物主的形象創造而來,更灌注了靈氣與生命,能富於創造精神與能力,恩格斯說:「在它身上自然界達到了自我意識,這就是人。」人從大自然而來,因此,人的創造力與審美活動,必與大自然有著密切的關係!



藝術創作如大自然般,有其發展的規律。美學家丹納在他的《藝術哲學》一書中,將藝術的發展喻作植物生長的規律。看繪畫與文學,即使西方以科學態度去面對自然,而中國美學則重在「以和為美」,不講對抗,即若如此,藝術創作,仍存有初創、興盛及衰敗的發展過程。



自然與人皆有生命力,彼此有著密切的關係,人可看作自然的一部份,甚或把自然作人格化的處理。中國山水畫,著重寫胸中丘壑,王維在《山水論》中,把山嶺間的關係比擬成一種人際關係,又把山比作人,「山藉樹而為衣,樹藉山而為骨。」這是將藝術對象生命化的行動。



在石濤的畫論中,他更進一步地賦與自然以人情個性,同時更賦與自然以倫理品格,他認為:「此山受天之任而任……是以仁者不遷於仁而樂山也。」因為山水之間,若乏了如人一般的情意倫理關係,宇宙也就不再有生命的秩序了!「萬物有靈」的宇宙生命意識,實為人生真誠的信仰,也是繪畫生機蓬勃的根源。



被稱譽為「詩書畫三絕」的「詩佛」王維,除了詩書了得,畫作也具崇高的地位:不單是水墨山水的開山鼻祖;也是文人畫的開創者。他一生淡泊名利,順乎自然:寄情山水,彈琴賦詩、修道念佛、作畫自娛,反璞歸真、回返自然。



道家的美學觀,如莊子所說:「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教人作畫去掉五色,代之以墨。王維也說:「夫畫道之中,水墨為最上。」又認為:「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他用黑白去表現山水最深的層次:筆墨婉麗、氣韻高清,無拘無束地運用黑白兩色,表現了五顏六色的斑爛天地!



在當時世俗社會中,儘管水墨山水畫,不及青綠山水畫般討好;文人畫的畫作,也不如宮廷派作品般成為主流,但歷史卻証明了文人畫的價值,它沿著不求形似的方向前進,以筆情墨趣去主導作品的形式與內容,將生命要素與自然氣度,對應藝術要素,把作者對形象的情感,發抒為崇高的意境,也呈現了抒情的藝術境界。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畫家以大自然為師,再結合內心的感悟,創作出偉大的作品,正是畫自「自然」而來的最佳引證,也大大彰顯了創造者的榮美!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從美學看自然美



「自然美只是為其他對象而美,這就是說,為我們,為審美的意識而美。」





------ 黑格爾





根據《聖經》創世記第一章的記載:上帝下命令創造宇宙天地萬物,然後再按自己的形像來造人,讓他們管理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上帝看到祂所創造的一切都是好的,包括人以及所有受造物。人更因擁有上帝的形像,充滿創意,故可進行創作及審美活動。



上帝從「秩序」、「分類」、「裝飾」等三方面,以建立有條不紊、各有所類及美感盈盈的大自然,當中更有繁殖與延續生命的奇妙安排,令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充滿變化、豐盛、複雜、和諧與共生的姿態與發展。



喜歡觀賞自然美,是人的天性與需要。黑格爾認為自然美屬心靈美的反映。歌德也曾說:「事物的各部分肢體構造都符合它的自然定性,也就是說,符合它的目的。」足以引證了自然所以美,乃由於造物主的安排,令自然界變得合乎目的,因而顯出美!



人與自然之間的連繫,也讓自然美成為創作主題及審美對象。文學家柳宗元曾說;「大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其實整個大自然,川流不息,無間地運動,也豐富了生活環境的姿彩,正如詩人勃雷克說:「從一朵野花可以看出宇宙。」我國民間俗語有云:「年年歲歲有花開,歲歲年年花不同。」盡顯宇宙無窮,幻變莫測。



自然對象成為美,也走過歷史的進程。我國美學對欣賞自然美,有「致用」、「比德」到「暢神」的三層階段論:在原始階段,從石器時代的文物的攷察中,可得知美與實用是統一的,此為「致用」;其次孔子常說樂水樂山,當中也可體現仁者、智者美好的德性,此為「比德」,顯示人類對欣賞自然美的一種飛躍,不為實用所宥;至魏晉時期,文人避世歸隱山林,從山水觸動空明的心境,於大自然折射澄靈的胸懷,怡情養志,此為「暢神」,它令觀者專注於審美對象本身的欣賞,屬最高的層次。



近代美學家朱光潛也異曲同工地把欣賞自然美,統分三個層次:1. 從大自然享受感官之美,如領受涼風的清爽、鮮花的色香;2. 源於情趣契合的欣賞,如李白詩云:「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3. 把大自然看作神靈的表現,發堀潛藏深邃的妙諦。



據我國藝術史所載,畫人墨客,透過對大自然的由衷眷戀,創作了無盡的山水畫及山水詩,寓意其中,不僅將自然美化作欣賞的對象,更成為慰藉心靈及精神生活的部份,達致心物契合、天人共融的境界,如鄭板橋所言:「非唯我愛竹石,即竹石亦愛我也。」



親近自然,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是欣賞自然美的前提。魏晉時代畫家宗炳於其著作《畫山水序》中提出「澄懷觀道」之說,認為人可透過欣賞大自然,以澄清、空明的胸懷,在山水意境中,見出宇宙的生命,此即人生之道,也與黑格爾所說的「自然的自由生命」同一意義,因此,看明媚的春光、晨曦的寧謐、自然的溫和,不但成為審美對象,也是極具審美價值的客體。



在審美活動中,對欣賞及看待自然美的態度,可通過客體與主體的不同角度,黑格爾是從前者入手,他認為自然有某種美態,可契合審美者的主體心情,引出共鳴,此即自然的自由生命。人處在自然的情調中,也是人和宇宙生命的契合,人在大自然裡感到非常親切,面對自然美,感受上帝大能的創造,透過創造性想像,去發現、照亮及彰顯自然美,更重是在榮美神!



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優美與崇高





「人間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 王維





「藝術的生命就是深刻的思維與崇高的激情。」



------ 安格爾





從古至今,科學家仍在孜孜不倦地探究宇宙的起源、本質與發展。但《聖經》早已告知世人:一切皆自上帝的創造而來,據《提摩太前書》四章四節所說:「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因此,我們要在神的創造奇工中歡欣喜樂。神使用陽光、雨水,餵養飛禽百獸,妝飾鮮花、小溪流水、讓青草遍地,天地盡現優美迷人。



祂又用自己的「形像」造人,予人有「管理」受造物的權柄。《約翰一書》四章十六節這樣說;「神是愛;那有了愛在他的生命裏的人就是有神的生命,而神在他的生命裏。」神的「形像」是偉大的,充滿著崇高的愛!



神予人創造的能力,在創作過程中,也同時進行「審美活動」,它是一種社會文化活動,從中孕育不同的審美文化與獨特的審美形態,用作提昇人類愛美的情操。若從西方文化藝術史去看:審美形態更代表了某些類型的審美意象。



在古希臘「美學」論述中,「優美」與「崇高」,皆屬最早期及最重要的中心範疇。「優美」是最早出現的中心範疇,爾後,「崇高」亦隨之而來,兩者的概念,歷來皆被看作屬涵蓋面較大的形態,在美學史上,也是大多數美學家所認同的審美範疇,時至今天,仍在廣泛地應用,例如:論及拉斐爾的聖母畫像,評論家認定是「優美」的典型,而范寬的谿山行旅圖,則是「崇高」的呈現了!



西方文化傳統自古希臘承傳而來,希臘人精神文化豐盛,又有豐富的情感,追求是一種單純、靜穆與和諧的美,這與孔子「以和為美」的美學思想不謀而合,此種審美形態,不但是自然地存在的,也由精神觀照及藝術創作中顯示出來。



優美的審美特點,見諸不同藝術範疇:繪畫、雕塑、建築、音樂及文學作品……除了拉斐爾的聖母畫像及聖子畫像,畫中皆滿是優美的曲線,予人和諧細膩之美外,古希臘的神廟和人體雕像也達至最典型的體現,兩者在優美的準則中互換並用,神廟中柱石肅立挺拔,氣度萬千,如愛奧尼克式柱頭,使用螺旋飾作細部裝飾;人體也具純真高貴的美感,而且變化萬端,看《斷臂維納斯》、《擲鐵餅者》等雕像,在迷人的曲線裡、健美的肢體中,充滿生命力,呈現了單純、靜穆與和諧的美!



康德說:「優美使人迷戀,崇高使人感動。」崇高是源於希伯來與西方基督教文化而來,黑格爾認為創造宇宙的神,正是崇高本身的最純粹的表現。作為「審美概念」的崇高,它滿足人追求偉大與渴望神聖的願望。



再者,康德更認為崇高具有無比強大的力量,看哥德式教堂,實在顯示了一種神秘崇高的氣氛,特別是高聳入雲的尖頂、宏偉的拱門、巍立的鐘樓,令人物我倆忘,自覺與神同在,沐浴在崇高的神福中!



上帝教子民過聖潔的屬靈生活,在有限的生命歷程中,追求永生的盼望。優美和崇高,皆閃耀著高尚、聖潔的靈魂美,正如莫札特的樂章:單純、明媚、絕對的和諧,即使他短暫跌宕的人生,充滿痛苦,但其作品仍洋溢天使般的溫柔,這是一種高尚、聖潔的光輝!



要尋找優美與崇高,我們斷不能遠離神,必須要用祂的角度,透過神去尋找這種美,如祂一般用不留餘地的愛去感領這種美。優美與崇高,著實可滌蕩我們的心靈,透過淨化和昇華的過程,使我們超越生命的平庸和局限,讓個人的精神領域提升至更高的境界!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基督的藝術形像




「你比世人更美」



------ 詩篇45 : 2





視覺藝術,自古至今,充滿了豐富多元的圖像,若要對內中的形式與內容,進行辨識與探索,乃為文化史研究的起點,亦屬藝術史解碼的範疇。



英國美學家及藝術史家貢布里希在他的著作《藝術與錯覺》中,運用視覺心理學為基礎,提出了著名而獨特的「再現觀」。他認為藝術形像的創作,不管是繪畫、雕塑或其他類型,都屬「再現」的活動,它並非只對現實形像的模仿,亦是一種「替代行為」的心理衝動。



他還更進一步說明:在造形過程中,創作者是以製作代碼的方式,來進行圖像意義的傳達,而觀賞者則在進行讀取和解碼的工作,故自創作而來的形像,基本上具有「代表」意義的再現,貢布里希並將此飽含當代文化人類學意味的「再現觀」,貫徹於藝術論述中,用以說明藝術作品的意義。



早期基督教在考量宗教和教義的傳播問題時,亟需回應那些不懂以文字言語作為思考模式的子民,故相當倚賴圖像及符號;後期更為教堂添加器物,運用具體的裝飾,以彰顯神的榮美及確証神的臨在,此屬基本象徵,重在努力建構宗教的集體回憶:一種固守救世主形像的歷史記憶。



耶和華是人格神,祂超越世人的一切想像,難以創作形像,但神本無相,唯神子有形,耶穌基督既道成肉身,就可使用人間的形像,加上信徒對神子圖像的需求殷切,歷代藝術家鍥而不捨的追求有關的創造,更早於5世紀時便告開展。



耶穌基督並不只有單獨的身軀,還有承傳自母親馬利亞而來人性的身體,同時他在世上也建造了一個由眾人共組的身體:教會,從而使信徒與主合一。看早期地下墓窟的壁畫、或中世紀的袖珍畫中,耶穌基督總被表現成為與使徒同在一起的老師形像,並且眾人緊密相連於一起,面容神態動作皆為一致,這是基督作為社會形像的表現方式。



但基督是偉大的、祂具有超人的精神力量,從言語及行動中表露無遺,藝術家可透過視覺元素,以表現更多有關基督形像的激情與內在力量。比如荷蘭新教藝術家林布蘭,他擅用舞台光線,創造戲劇化的氛圍,以彰顯基督的神性,以及凝聚與子民的關係。



耶穌基督降生世上,為世人代罪救贖,並懷抱赤子情懷,教世人相親相愛,但他聖子的身份卻因天父的拋棄而帶來巨大的痛苦,最後孤獨釘死於十字架上。基於短暫生命的跌宕,耶穌基督降生、成長及殉難過程,也造就了眾多藝術傳世之作,如十架圖及聖嬰圖,祂的形像更成為世界的中心。



對米開朗基羅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大師來說,宗教是一種「形而上」的精神價值。他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刻畫了馬利亞俯看愛子的屍體,明白兒子和個人的犧牲,乃來自上帝的旨意,低頭表示自願服從,除盡顯母子的深情外,更表達了兩人「自我犧牲」的情操!



十字架的形象,是震撼人心的象徵,也是形像的聯想:耶穌基督背負十字架,盡顯其被壓得無力負荷的痛苦,看巴洛克時期畫家委拉斯蓋茲在《十字圖》一畫中,以最簡單的手法來表現,畫中的耶穌,孤身釘在十字架上,十字架正位在畫的中央,藝術家用了平凡及平衡的構圖,以彰顯基督的尊嚴,蒼白的驅體在漆黑背景中,更顯耶穌為世人誤解的孤獨!



根據《聖經》的記載,配合不同的神學觀點;透過不同的欣賞層面,可從中賞評了俗世中對耶穌基督形像的觀念,祂展示出天父的仁慈和對人類有愛,為世人贖罪,流血捨身,走上十架的苦路,其目的在喚醒世人的敬畏之情,藉由觀賞者和被描繪者之問的連結,間接也連結了人和上帝。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透視法」的理論與應用




將物體在空間中的立體感,再現於平面上的方法,稱「透視法」,亦稱「線透視法」。


------ 雄獅西洋美術辭典


英國美學家和藝術史家貢布里希認為:古希臘的藝術,能夠全然擺脫古埃及「圖式」、「模式」的繪畫樣式,應歸功於「透視法」及「明暗造型法」的創現,此等獨特的技法,令繪畫藝術表現了一種「幻象」的藝術形象,庶能達至以假亂真的境界。


其實,亟欲令繪畫作品獲得栩栩如生的寫實效果,「透視法」所產生的作用,應比只作光影描繪的「明暗法」更為有用。它將藝術家或觀賞者,在空間中所處位置得來的視點,以及觀察而來的物象,運用科學的方法表現出來,此亦屬歷史發展進化的程序,令寫實的繪畫得到長足的進步、



透視法」此一術語,僅指於15世紀時代的西方,所發展出來作為表現空間的特別方法,與文藝復興期前所發展出來的各式空間表現法有別,也不存在於東方的傳統繪畫中,因西方的「透視法」是一種人為的法則,當中的視點是單一性的,而中國繪畫所使用的是「散點透視法」,乃從多角度表現而來的空間幻象,如層山疊水的山水畫,疑幻似真,迷離撲朔,非求真實的呈現。


古代的中國繪畫,雖沒「透視法」及「明暗造型法」的論說,但也講求「陰陽遠近」,如畫石頭有所謂「石分三面」之說;山水畫也有「近大遠小」的應用,以表現視景的遠近空間。傳為王維所撰之《山水論》中,有以下論述:「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遠水無波……」這是應用了「遠景短縮」的原理,也即西方「近大遠小」的手法。


中國美學講求和諧,畫家多懷儒道哲思,對待大自然有「人景融和」之意,用上宏觀的角度去看景觀,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的關係。故畫中的景致:是雲氣山峰、是煙霧迷漫、是樹茵木秀,是飛瀑清流,皆別具意態。畫家並非臨場對景的創作,其腹稿也非某處特定景色,而是畫家在大自然中經驗的山水記憶,且景色依不同視點拼合而來,書寫的乃為胸中丘壑,此為「散點 (多點)透視法」。


西方畫家與山水畫家截然不同,彼等是以科學的態度,採用微觀的角度去觀察大自然,通過基本功的訓練:如素描或戶外寫生,掌握繪畫的基本功,務求把物象如實如幻的形態表現出來,此即所謂「寫實畫法」。


最早期的「透視法」,是指人從一個固定的視點去觀察一個視象,他必須處在一個特定位置,從這個視點投射出去的視線,與消失㸃重合,形成一幾何形體,藉此表現物象在排列下的透視比例與關係。


問題是人往往不能嚴格確定「視點」的準確位置,加上描繪對象造型繁雜,為求符合透視的處理,須作多次改動,此舉必令視點增添,造成了「多點」的後果,這與中國山水畫的「散點透視法」竟然不謀而合,令早期的理論,在應用上添加了極大的靈活性。


進入19世紀末,西方由於「藝術革命」的出現,衍生了富前衛性的現代藝術,自印象派的畫家開始,在寫生過程中,漸次探索「散點透視法」的痕跡,更為立體派的理論打下紮實的基礎。


聖經告知世人:神藉著那些按祂形象所造的人而繼續創造,故藝術家所的,乃不斷的創造,祂既已賦予創造的自由,人實不需自囿於狹隘中,因自豐富的創作性帶來的想像力及創造力,正好見證了與神創造的過程。

2017年9月1日 星期五

筆情墨趣



「有筆有墨謂之畫。」



------清代畫家惲南田



熟悉中國傳統繪畫的觀賞者,總愛把「筆墨」兩字常掛於嘴邊,若與構圖、色彩及造型等其他繪畫語言作相互比較,「筆墨」不單有其獨特之處,更有其特定的內容和價值。



「筆情墨趣」是傳統藝術家追求的至高意境,也展現了中國繪畫的獨特風格。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說道:「以境之奇怪論,則畫不如真山水;以筆墨之精妙論,則真山水不如畫。」他把筆墨視作圭皋,並進一步把筆墨視為文人畫傳統的至高價值。其實「筆墨」在中國繪畫中有其自身的內容,也屬藝術欣賞中的重要元素。唯世俗大眾,卻只將它納入中國繪畫的表現技法之中。



若深究筆墨的內容,必須包括下面的三個層面:1.「筆墨」是指筆與墨:筆是工具、墨屬材料,用來配合縑帛,作書寫及畫畫用,2.「筆墨」是中國畫的表現技法的統稱,歷代不斷創新求變,如用筆有不同的皴法,落墨也有濃淡深淺的豐富層次。3.「筆墨」是指前人所累積的經驗、多元化的要訣,以及傳統的精華,內中蘊藏豐富的概念與哲理。



中國繪畫的「筆墨」,涵蓋了不同的意境與情趣,也可用作「具象性」或「抽象性」的表現,用以構成鮮明對比且豐富的內容和風格,當中,在歷代不同藝術家的努力求變與創新,對「筆墨」的無限追求,乃至突破傳統的規範與窠臼,透過筆情墨趣及水墨淋漓,對繪畫的抽象性,比起西方繪畫來說,更能發揮表現的效果!



筆墨既是中國繪畫的根本,也是中國水墨畫的造型方法。國人以毛筆蘸墨寫字畫畫,由來已久,中國毛筆自刷子改良而來,始於秦代懂得將獸毛栽入鏤空的筆桿中,毛筆漸見雛型,成為書寫點線的工具。此外,歷代典籍中也大量有關於製墨的記載,顯示科學化的造墨過程,中國歷來有「文房四寶」說:即筆、墨、紙、硯,由於有了完備的工具,令中國書畫藝術,在世界藝術史中,得以大放異彩!



傳統書法與傳統繪畫,在運用筆墨技巧上,是相通互連的,故學懂筆墨的運用,方能駕馭筆墨運用的技巧,歷代書畫家,往往窮其畢生精力,才達至爐火純青之境;及盡顯筆情墨趣之妙,故中國筆墨工具材料有極複雜的功能。



試看用筆的技巧:中鋒、側鋒,偏鋒,散鋒,順鋒及逆筆,加上快、幔、提、壓、頓、挫;此外用墨的色彩變化:積墨、破墨、潑墨、及宿墨,再加用水的方法,創造了輕重、厚薄、疏密、聚散、剛柔及虛實的畫面效果,建構了中國繪畫獨特的筆墨造型技巧,當中也可窺見中國筆墨之博大精微的境界。



畫家在畫面運用筆墨傳達訊息,可具象或抽象,除了反映物象的真實、抽象的質感,更可表達個人的或內心感觀與價值觀。如文人畫家的作品,重在追求筆墨的情感及趣味的表現,筆下的物象乃為一種載體,透過筆墨,表現的不在外在的事物,而是畫家內心的世界,筆墨的意趣才是畫家精神的寓托,如八大山人所畫的山水花鳥,筆墨始終貫徹如一,把亡國隱世的孤高情懷,寄於畫中。



謝赫六法論,乃中國古代品評作品的標準及美學原則,其中「氣韻生動」及「骨法用筆」,正好說明筆墨的價值觀和審美觀、近代名畫家黃賓虹曾說:「氣在筆力,韻在墨彩。」說明了他對筆墨理念的認同。無可置疑,筆墨建構了中國繪畫獨特的造型技巧,也體會了中國文化哲學思維,從而領悟了宇宙萬物中「天人合一」及「以和為美」的境界。


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現代藝術芻論



「請允許我在這裏重複我曾經對你說過的:要用圓柱、圓球、圓錐形來畫自然,把一切都置於恰當的透視之中。」



------ 現代藝術之父 塞尚



現代藝術之父塞尚,晚年仍奮力不懈,埋首於創作中,竭力追求畫面中物體的相互關係,使用圓柱、圓球、圓錐等幾何形體來畫自然,畫出堅實的體積感,以追尋永恆性的真實,同時也教導大家用一種體積結構的眼光去觀察景物,更開啟了現代藝術「百花齊放」的先河!



觀乎「現代藝術」,甚多觀眾皆抱怨看不懂、也攪不清。面對作品,常是茫然無所適從,因現代藝術脫離了傳統,不重主題因素或固定形式,它既無文學性表達;也乏戲劇性敘述,把藝術語言從主題中解放出來,讓作品用自身語言來說話,並且去除一切非藝術的傳統因素,在造型、色彩、結構去建立「純視覺體驗」,藝術家重新將藝術品定出意義與價值,故觀眾也必須更新個人的觀念,才能在審美過程中有所得著。



現代藝術,不僅提示我們要對過往的藝術概念作重新思考,更要對個人觀念重新反思。詩人艾略特認為:當一件新的藝術作品創作之時,在它以前的所有創作,當會產生不同的變化,儘管其已為不朽之作,並形成為理想的秩序,但由於引入新的藝術創作,此原有的理想秩序,也必被改變過來。



慣於面對傳統作品的觀眾,隨著「藝術革命」帶來的衝擊,心中定然產生相關的疑問:「新的藝術作品真的有價值嗎?」這正是令人感到不愉快的慣常經驗;「我有能力去欣賞及評鑑嗎?」也造成普羅大眾產生緊張的對抗意識,但歷經時代的洗禮,歷史已肯定了現代藝術的價值!五花八門的新作品,皆預示在我們面前已展現了新生活的全景,也是人類進程中的一個轉折㸃。



藝術家在藝術創造的初期,常自傳統中巨匠的創造作始,此承先啟後的方式,是最自然不過的,如羅馬藝術從希臘藝術孕育而來,這也屬歷史的意識。唯現代藝術卻一反傳統,乃採用與傳統叛逆的勢態,不但在審美判斷上拋棄了古舊的原則,對唯美的原理從不顧及,強調「以新為美」、「以醜為美」的獨特性。



現代藝術家有不少以「前衛」自居,因著題材、材料、工具的不同,與傳統藝術顯著不同,企圖創出獨特新風格,以回應當代的需要。惟藝術作品,首要在建立和諧的關係,於傳統與現代精神上取得協調,此為現代藝術家創造性的最大考驗。



哲學家們稱現代是「危機時代」,反映了人類面對荒謬與虛無的失落,觀乎60年代西方「現代藝術」的出現,本質正是一種反價值的產品,把反價值看作是價值,正荒謬地說出了它的本質!



其實,自從印象主義藝術家為人類挖掘了清澈的感情之泉以後,藝術一直能奉獻自我存在的意議,並帶來無盡的安慰,印象主義被認定為色彩及繪畫革命,他們追求自然在陽光中的繽紛變化,並捕捉景物在時空中的變化,但隨後藝術家卻不滿印象主義只重外在的形式,缺乏本質結構的追尋,因而另闢蹊徑。



究竟藝術在未來將以何種形式出現,只有上帝才可預知,但 祂已明確告知世人:創造自祂而來,故我們應有信心認定:藝術創作將不枯竭、也永不止息,因健全的社會不能缺乏藝術而孤身獨存!特別是「現代藝術」是現代文明的產物,自有其可貴之處,它將延續文明的進步!



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繪畫與文學





「詩是有聲畫,畫是無聲詩。」





------ 古希臘詩人 蒙尼德士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中國大詞家 蘇軾





從古至今,無論中外,繪畫與文學,皆位列於「藝術」領域之中,乃兩大獨立的分類。若依究其藝術元素、分類原理、媒介物料及自然本質,當可作不同的比較,亦能窺其相互的關係。



有評論者認為:對藝術家而言,繪畫與文學,是行者的兩足,也如飛鳥的雙翼,兩者實可相輔相成,相互映發。藝術是生活中最珍貴的發現,也是健全人生觀的基礎,故作為藝術表現的繪畫與文學,不但反映藝術家的人格,也內蘊了思想、觀念、感情,以及情操的感知與體驗,在審美過程中,與觀賞者進行通感與共鳴,建設人文價值與人類文明!



我國繪畫有「書畫同源」的理論,兩者關係呈現了人文主義的色彩,令繪畫的意境,皆具文學性,作為詩詞篇章的形相或載體,故有「詩、書、畫三絕」之說。看山水畫,自山水詩而來,如「長江萬里圖」,寫胸中丘壑;看人物畫;寫文人雅集、如「韓熙載夜宴圖」,以表寄情寓意;看花鳥畫,供詠物抒情,有「四君子圖」,以梅蘭菊竹比擬人的品格情操;與民間有關的繪畫,則反映庶民的生活,如「清明上可圖」,皆在表現技巧上賦予文學表現的敘述性,以及戲劇的場景。



再看西方的藝術,自希臘羅馬至十八十九世紀,繪畫與文學,亦成緊密的結合,神話、聖經及傳奇人物,皆屬兩者共同的題材:看自羅馬史詩而來的人物雕像,如勞孔像、以聖經文學為主題的傑出畫作,如「最後的晚餐」及「最後的審判」、至於描述傳奇人物,如古典主義大師大衛的「拿破崙加冕圖」,此等作品,除顯示繪畫與文學密切的關係,亦可把它看作是文學的再表現。



其實,繪畫與文學,是以不同的媒介,來訴諸不同的感覺,也有相異的特質:繪畫是以視覺為主要對象、作品中自有視覺上的造型美,但文學則以聽覺為主,如詩篇散文,則屬吟誦的聲調美,故前者是空間藝術,後者卻屬時間藝術了。



文藝理論的學者認為:繪畫與文學,也存有相似的本質。在造型藝術與文字中,其形、色皆為不同樣態的符號,其中又以文學的符號,層次較高、也較抽象,既可抒情,亦可陳述,在敘述過程中,它使用時間的延續,去模擬及描寫空間中展現物體的可能性,也可在文字排列上呈現繪畫之美,表達豐富的感情!



至於繪畫,其符號是較具體的,如形體與色彩等視覺元素,它最能表現空間展佈的形式,給觀賞者最直接、具體而清晰生動的感受,其具體的描繪手法,足以模擬文字的敘述性,這就是繪畫在形色中,以寄寓文學意蘊的表現,看中國畫的散點透視,更突破了不同角度的視覺印象集於一畫中,也賦予文學表現的時間展延的特點。



從古至今,繪畫與文學,如同孖生兄弟般親切,彼等在內容與題材上,有著相關密切的關係。藝術創作,應是包含模仿與理念,雖然繪畫側重模仿自然的形式,但文學卻偏重於表現精神。



進入21世紀新紀元,隨著時代的演進,在繪畫與文學之間,其傳統的默契已漸趨褪淡,現代繪畫更排除一切文學特質及人文因素,追求純粹視覺機能的新美學,有趣的是,進入後現代主義的當代新繪畫,卻愛用詰屈聱牙的文字,去詮釋作品的內涵,與傳統繪畫成為文學的註腳或插圖的作法,涇渭分明。究竟兩者是否需要互作借鑑,或因其局限性,以致無法結合?其實,若能參攷《創世記》中有關描述 上帝的創造過程,當可尋得睿智的答案!

2017年6月2日 星期五

淺析「藝術創造論」



「我 ------ 上主在六天裏創造了天、地、海,和其中萬物,但在第七天休息。」

------ 出埃及記20:11

翻開《聖經》,她開宗名義告知世人:創造自上帝而來。看《創世記》這本經書,主要在述說下列幾點內容:1. 宇宙萬物的生命起源,皆自上帝的創造而來;2. 痛苦是來自人的犯罪;3. 與人立約是重要的記號,其中第1項,正好說明上帝是宇宙中首位創造萬物的偉大藝術家。

與世人不一樣, 上帝的創造,無需經歷繁雜的工序和過程,祂只憑口語發出的命令,作出有秩序的的安排,並按照 祂對宇宙萬物的計畫,即能進行偉大的創造工程。祂說什麼,萬物隨即出現形成,「從無到有」,不需任何物質與材料,當中更同時作出分類、延續和裝飾。

面對亙古常新的穹蒼,人類在對宇宙驚嘆的同時,也開始模仿 上帝的聖工,以經營藝術創造,並從中領悟創造的精髓:包括模仿、欣賞、感動與驚嘆,用以衍生不同的觀念、方法和技巧;更加上 上帝賜人類有祂的形象,故我們自有創造的能力,懂得運用秩序和管理,並存 上帝的愛,去創造擁有真善美的作品,除可彰顯生命力,並引證了「上帝看一切都是好的」的榮美!

從創造而言,藝術是絕對理念,亦即絕對精神的呈現。宇宙中萬物,皆按其自身的理性法則而存在,故宇宙即絕對精神的表現,它表現於感性的形式,此乃一切偉大創造的共通本質,當中帶來創造、創意、創新的樣式及形態,促進人類文化不斷進步,造就藝術品的特質和意義的價值。

其實,創造之於藝術家,非單為回應社會所需,重在滿足內在的需要,亦為彰顯上帝的榮美。若從心靈底層潛意識來看,藝術創作來自生命中所感所觸的經驗,雖則它不可言詮,但藝術家可藉創作行為,不斷地運用個人作品與內在心靈對話,以真誠的態度,探索創造的可能性,創造出跨越歷史鴻溝的巨作。

其次是因應來自生活的情感的需求,如宗教、風俗,透過藝術的創造活動,回應對社會的體認與反應。看西方戰後流行的普普藝術,由於藝術家有感於新興的都市大眾文化的動力,實行以各種大眾消費品進行創作,以反抗當時的權威文化和架上藝術,作品展現的風格,既對傳統學院派的反抗,也同時否定現代主義藝術的內容。再看中國五四後,藝術家為國家自強不息,進行民族化的探索,亦為創造帶來一股動力。

再者,隱含於潛意識的內在需求:包括創作者個人的情感、觀念與思維,也可透過創造過程和作品,與觀賞者進行互動和對話,在解讀作品的同時,作出分析與明辨。進入後現代主義的今天,藝術概念,推陳出新,思潮起伏,解語及詮釋,往往含帶哲學的思緒,也蘊藏「當代藝術」卓越的創造性,「以新為美」,亦非以往令人悸動的美感,審美活動,也構築新的創意,貫徹了「從無到有」的新天地!

談創造,還需論及「意象」,看創作自由女神像的法國藝術家巴陶第:他因著自埃及的巨大雕像而來的感動,加上他曾目睹一個手持火炬的女郎,在法國政變中,無畏無懼的偉大形象,結果孕育了自由女神的雛型,此一創造過程,亦可見「意象生成」的重要性。

總的來看,人類創作藝術,不管目的何在,這實在是在進行創造的活動,亦從中揭示了上帝的形像,上帝賜與創造的目的,是希望世人明白 祂、感謝 祂、敬畏 祂,故意義極大!

2017年5月3日 星期三

淺析「藝術模仿論」



「我問的是美本身,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事物成其為美,不管它是一塊石頭,一塊木頭,一個人,一個神,還是一門學問。」



------ 柏拉圖



歷史文獻告知我們,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接受藝術訓練,儘管在他的論著中,不曾顯示完整的美學與藝術理論,這也許是因處在那個年代,藝術只被看作一門手藝或技術,不受重視之故。同時柏拉圖也不認同「藝術」等同於「技術」,更認為技術只是人類一項審慎具意識的有計劃性的活動,只屬物質性的意義、徒具實用的價值而矣!



對藝術,柏拉圖傾向以「模仿」的觀念去構建其藝術的概念,他亦是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人。「模仿論」是指藝術對自然的直觀及複製,以再現方式去表達客觀世界,故藝術作品皆缺真實性,但即若如此,自然確從上帝創造而來,故藝術品必能呈現和諧之美。



柏拉圖將繪畫及雕塑等藝術品與理念分開,因理念自上帝而來,有其絕對性,而美還需結合「真」與「善」,成三位一體,才能顯其終極的價值,因此,相對來看,模仿只會生成一個圖像或影像,它不具真實性,更乏了理念的存在,它是對寄於理念世界中的東西去進行模仿,亦即對真實作第二次的遷移。



因此,藝術家需通過作品,發現世俗之美,進而上升至理念中絕對之美,此屬探索的過程,也是審美過程的經驗累積。美的自身,必然存著一種力量,為了感悟另一種美:即心靈中比塵世所見的更好更真的美感。



作為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並不追求理念,卻指向現實世界,他認為一切皆自模仿客觀現象而來,人類所有的知識,都源於我們的感知。他與老師最顯著不同之處:乃在關於「模仿」的闡釋。



柏拉圖堅持模仿必然要有理念美,有其典型性及本質性,故藝術家的自由也將受限制,「藝術模仿自然」講求的都是寫實,但亞里士多德卻認為主要內容不在模仿自然,他提出模仿可融入在人類活動之中,把模仿設想為人的一種自然而生的機能,此機能也可成為人的活動的原因和滿足的來源。



亞里士多德主張藝術家不僅可以依照實在的原樣作呈顯,同時也可以把它呈顯成較醜或更美的形相,即他們可以把現實生活中的模樣顯現出來,也可以呈顯得比平常更壞或更好,這當中就成就了模仿的不同選擇。



再進一步,若藝術家能把分散在自然之中的美感集合起來,那麼創造出來的藝術品將比自然更美,因為把事物顯現得比它們現實的樣子更好,原是一件可能發生的事情,此舉除了與模仿論中的自然分開,也跟純複寫的做法大異其趣。



總的來看,亞里士多德將模仿分成三種模式:1. 自然的模仿,按事物本來的樣子去模仿;2. 社會的模仿,照人所說事物的樣貌去模仿;3. 理想的模仿,按事物應當有的樣子去模仿。



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繼承了亞里士多德的傳統,他亦強調理想的模仿的模式,認定自然界中一切可見事物,皆為繪畫模仿的對象,除了重視模仿的再現,更提出藝術家的心靈,應如一面鏡子去反映和攝取自然。



藝術家的任務乃藝術地再現自然,此一信念,一直影響著西方藝術的發展,直至攝影技術的誕生,繪畫再現的功能與價值,才漸次被取代,並直接催生現代藝術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