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的是美本身,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事物成其為美,不管它是一塊石頭,一塊木頭,一個人,一個神,還是一門學問。」
------
柏拉圖
歷史文獻告知我們,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接受藝術訓練,儘管在他的論著中,不曾顯示完整的美學與藝術理論,這也許是因處在那個年代,藝術只被看作一門手藝或技術,不受重視之故。同時柏拉圖也不認同「藝術」等同於「技術」,更認為技術只是人類一項審慎具意識的有計劃性的活動,只屬物質性的意義、徒具實用的價值而矣!
對藝術,柏拉圖傾向以「模仿」的觀念去構建其藝術的概念,他亦是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人。「模仿論」是指藝術對自然的直觀及複製,以再現方式去表達客觀世界,故藝術作品皆缺真實性,但即若如此,自然確從上帝創造而來,故藝術品必能呈現和諧之美。
柏拉圖將繪畫及雕塑等藝術品與理念分開,因理念自上帝而來,有其絕對性,而美還需結合「真」與「善」,成三位一體,才能顯其終極的價值,因此,相對來看,模仿只會生成一個圖像或影像,它不具真實性,更乏了理念的存在,它是對寄於理念世界中的東西去進行模仿,亦即對真實作第二次的遷移。
因此,藝術家需通過作品,發現世俗之美,進而上升至理念中絕對之美,此屬探索的過程,也是審美過程的經驗累積。美的自身,必然存著一種力量,為了感悟另一種美:即心靈中比塵世所見的更好更真的美感。
作為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並不追求理念,卻指向現實世界,他認為一切皆自模仿客觀現象而來,人類所有的知識,都源於我們的感知。他與老師最顯著不同之處:乃在關於「模仿」的闡釋。
柏拉圖堅持模仿必然要有理念美,有其典型性及本質性,故藝術家的自由也將受限制,「藝術模仿自然」講求的都是寫實,但亞里士多德卻認為主要內容不在模仿自然,他提出模仿可融入在人類活動之中,把模仿設想為人的一種自然而生的機能,此機能也可成為人的活動的原因和滿足的來源。
亞里士多德主張藝術家不僅可以依照實在的原樣作呈顯,同時也可以把它呈顯成較醜或更美的形相,即他們可以把現實生活中的模樣顯現出來,也可以呈顯得比平常更壞或更好,這當中就成就了模仿的不同選擇。
再進一步,若藝術家能把分散在自然之中的美感集合起來,那麼創造出來的藝術品將比自然更美,因為把事物顯現得比它們現實的樣子更好,原是一件可能發生的事情,此舉除了與模仿論中的自然分開,也跟純複寫的做法大異其趣。
總的來看,亞里士多德將模仿分成三種模式:1. 自然的模仿,按事物本來的樣子去模仿;2. 社會的模仿,照人所說事物的樣貌去模仿;3. 理想的模仿,按事物應當有的樣子去模仿。
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繼承了亞里士多德的傳統,他亦強調理想的模仿的模式,認定自然界中一切可見事物,皆為繪畫模仿的對象,除了重視模仿的再現,更提出藝術家的心靈,應如一面鏡子去反映和攝取自然。
藝術家的任務乃藝術地再現自然,此一信念,一直影響著西方藝術的發展,直至攝影技術的誕生,繪畫再現的功能與價值,才漸次被取代,並直接催生現代藝術的興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