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總是建立在兩個支點上:觀看者和製作者。」
------ 杜象
依據西方傳統藝術的定義與本質,歷來大眾皆傾向「精緻藝術」的樣式。西方自柏拉圖的《模仿論》以還,藝術既是手工藝品,也是典禮儀式的器物表現,再至文藝復興的人本主義的創作,藝術皆講究技巧與美感的呈現,以榮耀頌讚神。「視覺」始終屬藝術創作的先決條件,用作追尋靈感,以及構築真實世界。
對新一代年輕的藝術創作者而言,傳統的藝術理論與哲學思維,實再難滿足及掌握當代藝術的多元性:包括媒材的擴展、主題的多變與內容的表現,甚而達到無法操控的地步。當中藝術家杜象應是始作俑者,他首先使用「現成物」觀念來創作雕塑,以此探討藝術的本質問題,其最為膾炙人口的驚天動地的作品,是取名為「噴泉」的雕塑,為把現成的「小便盆」,轉化為「藝術品」的創作。
「噴泉」帶來藝術史的極大震撼,也顛覆了藝術本質的概念。1960年「普普」藝術家承襲了杜象的現成物創作觀念和方法,有所謂「再現」、「並置」、「挪用」等方法,重新探討藝術的本質,其中安廸華荷的康寶罐頭、瑞洛紙盒及大眾人物的樣式,以大量再現及複製的模式,進行工廠式的生產,藉以模糊化了藝術品與非藝術品的分野,是對傳統藝術最大的挑戰。
由於「現成物」影響力的漫延,竟改寫了人類悠久的藝術史,爾後出現了千奇百怪的藝術流派:「普普」藝術、「新達達」、藝術「觀念」藝術,「大地」藝術、「環境」藝術、併貼」藝術及「裝置」藝術,……無一不自其多元性的概念而來,令作品包含的創作觀念變得繁複及怪異,大大改變了傳統藝術與美學的觀念。
其實,杜象選擇將小便盆作為一個「現成物」觀念來創作雕塑,不盡是獻謔式開玩笑的手法,他是想對過往藝術評論的審美觀與哲學思辯的崇高,提出質疑。他認為藝術品的定位,實應由藝術家來決定,假如藝術家認定某個東西是藝術,並能賦予它不同的脈終和意義,這東西即屬藝術品,藝術創作的行為,應以概念為主,技巧媒材為次。
「現成物」的觀念,石破天驚地刷新了傳統的藝術觀念。過往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常取決於一般媒材,如畫布顏料、石材木材,之後再透過繪畫或雕塑,以投射其創作概念。但杜象是一反傳統,提出「概念先於媒材」的做法,藝術家應先發展出概念,然後才去選定最能表現創作概念媒材,且任何東西皆俯拾可用,也不重視創作技巧。
觀念藝術家重視藝術的「觀念性」,而非視覺性的表現,彼等認定觀念才是藝術的主要特徵,不是作品的造形與空間構成,藝術家的行為、意念與意象,才足以構成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涵。其實以上的論述皆自杜象的創作而來,特別是其「現成物」的觀念,從反藝術到無藝術,再至藝術品無處不在,人人皆可從事藝術創作與成名,藝術真的激活了!
「現成物」是由杜象發明的藝術術語,它成為一種形式,是指一件從外界帶入的物品,被藝術家宣稱或認定為藝術品的時刻,這個現成物便變成藝術家的理念的載體,承載了藝術的內涵與元素,故在理念上,這個現成物可作審美對象以教育大眾,在後現代藝術語境中;在特定的藝術情境中;在藝術家賦與新觀點中,杜象終結了傳統藝術的神聖性,打破了藝術與非藝術的分界,大大帶動了觀眾的思考,這也是「現成物」觀念給我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