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9日 星期日

上帝與和諧




「如果某種東西是上帝永恆地建立的話,那麼它便是美的;而一切具有瞬間美的東西,似乎就是這種永恒美的一面鏡子。」

------奎貝爾特

從古到今,不論中外,歷來的美學理論,皆肯定「以和為美」的論述,從中國古代美學,至中世紀基督教的教義,皆強調「和諧美學」的重要性。孔子美學強調和諧是美,人與自然必須達到和諧統一;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一切藝術皆為了和諧,而和諧正存在於「數」之中,因此,繪畫、雕塑、建築及音樂等藝術創作中,都存在著某種數的比例,亦即完滿的和諧。

美的事物是從和諧美而來,在共七項的「美的原則」中,即包括了:1.和諧、2.平衡、3.比例、4.韻律、5.單純、6.統一及7.對比等,和諧乃位列於首位,於此當能理解其重要性!它是人類對整個世界和藝術的理想要求,也漸次成為一個審美的標準,柏拉圖美學亦旨在追求一種和諧的美。

綜觀中世紀時代,上帝被認定是一切創造的源頭,故此,整個世界的和諧皆來自上帝,他是世界首位、也是唯一最偉大的藝術家。人類漫步於大自然之中,當可窺視這位神聖且無處不在的藝術家,正在展示其充滿奇異恩典的傑作,這一切創造物都是美的,是祂的一面鏡子,反映了祂的國度,也充滿著完滿的和諧,讓世人充分體會一分偉大的永恆美!

世人常說的「美」,通常聚焦在美的人物、美的靈魂、美的動物或美的景色,……卻忘掉了「美」之為美,正在於「美」的自身,而非出於其他元素,因此上帝正是一切的最終原因,我們需從物體的表面的美,看到背後真正的上帝之美。奧古斯丁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把世界作為對上帝的表象的讚美,那麼他必會擁有一雙美的眼睛。」

上帝是完善和最高層次的美,乃所有被創造的美的最後的原因,故上帝的美是絕對的美,因為一切現實的美皆自祂而來,也由於一切美都是上帝創造的;都是上帝安排的,也必然符合祂的旨意,因此美也就是和諧的、有秩序的和合宜的,這正好說明了中世紀的和諧,就是從上帝的安排而來。

在上帝的創造下,整個世界必然是和諧與完美的,上帝正是偉大的創造者,其創造的原則,正是兩者所帶來的完整合適的原則,任何事物若被賦與這原則,就是美了!當石頭或木材被藝術家賦與適當的比例,並透過藝術創作的意念與技巧,便能變成充滿「美」的藝術品。神學家阿奎那認為美有三大要素:一是完整、二是合宜的和諧比例、三是鮮明,從中世紀這些學者及文獻中,可知和諧正是中世紀美學的主要原則。

中世紀強調比例的和諧就是美,但其後進入文藝復興的時代,此美學思想,雖仍屬美的最重要思想,唯其於神學方面的色彩卻減褪了,和諧成為恰當構成美感的原則與精神,如藝術大師達文西,他深信和諧的比例,也長期精研繪畫的比例;另一位北方文藝復興的大師丟勒也重視比例和諧,指出若乏了適當的比例,任何形狀皆不可能是完善。

全能的上帝作出妥善的安排,定出了所有事物的位置與秩序,令世界更形和諧和完美,這一切也是符合上帝安排前提之下的和諧。英國經驗主義美學強調:和諧是經驗感覺上的構成事物中各部分的比例,凡是符合和諧的、比例合度的就是真的,凡是真的,也是美與善的呈現,故此無論是出自藝術或自然,和諧與比例,仍是首要處理的問題,上帝的安排,仍是理性審視下的和諧,也是一直以來,人類堅持審美價值取向的模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