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以立其形質,墨以分其陰陽,山水悉從筆墨而成。」
------
韓拙
對熟悉中國繪畫傳統的愛好者,於「筆墨」的認識,當不會陌生。清代畫家惲南田曾說:「有筆有墨謂之畫。」正好道出筆墨對中國繪畫的重要性,中國繪畫在其表現技法中,實在可用「筆墨」兩字作最精確的敘述,不但令作品構成獨特的風格,還可作抽象性的表現,從中更顯出與西方繪畫鮮明不同的對比。
幾千年來的中國繪畫傳統,它告知我們筆墨的重要性:筆為中國繪畫的筋骨、墨則是其血肉,有筆無墨不成作品、有墨無筆也談不上中國繪畫矣!筆墨可說是中國繪畫技法的總稱,內藏極具價值的繪畫要素及精神內涵、構成獨特的審美意蘊與形式。若把筆墨視作中國繪畫的語言,其從古至今的原創與革新,也促成了中國美學思維的發展。
據美術史的記載:南宋山水畫,乃自北宋青綠山水畫轉化,過渡而成文人水墨畫的形式,此舉也使筆墨的概念,更受重視。從元人開始,水墨的形式受到推崇與重視,直至明末清初,文人的意趣,皆表現墨色變化的姿彩,喜用出世精神,配上淡逸筆墨,創作大量清逸的文人畫作,展現出東方獨有的寫意精神和神韻!
追求筆墨語言的運用,配合抒情寫意的表現、性靈心志的寄意,筆墨可概分「有我」及「無我」兩境界,被譽為集傳統山水畫大成的近代畫家黃賓虹,通過對筆墨形式的窺探及透析,正好論証了中國繪畫的人文精神的文化內涵,黃賓虹認為筆為點線與骨骼,墨是肌體與神采,作品內容的精神性及觀念性皆在其中。
在野孤憤的八大山人,愛用平淡恬靜淨透的筆墨,表現亡國遺世的精神,他雖心儀董其昌筆墨濕潤的大山大水,但信佛的他,仍偏愛以淡墨的筆觸、尚拙的造型、簡化的用筆,淡漠輕煙,在寧靜中追求寧謐,蒼茫虛談,成了他的水墨語言的最大特色,如美學家宗白華所說,乃為「靜穆的觀照」。
使用彩墨與水墨結合的方式,林風眠表現了極為超凡的力量,他善用焦濃黑墨、大塊的墨色,且巧於用水,造成明顯的水痕,以及留下沖潑的痕跡,畫面充滿意象渾然的氛圍、蒼茫迷濛,呈現寧謐之美,引人遐思!同時也應用了明亮濃麗的色彩,造成強烈對比,帶著中國民間工藝、漢代畫像磚石及敦煌壁畫的遺韻,中西結合,造就了東西和諧與精神融合的理想世界!
若論近代美術史中,李可染應是最重視「筆墨」的其中一位畫家。他自言筆墨論說得最好的是黃賓虹,實踐得最好是齊白石,而李苦禪的筆墨極好,為他個人所不及。對「筆墨」的認識,李可染認為筆體現了線條和骨力,而墨則體現是墨韻,如要評論中國繪畫,可從筆墨兩個角度切入:一是從「筆墨」的抽象美角度、其次是從「筆墨」與主題、表現對象的結合角度,進行整體判斷。
透過李可染的作品,他創造了「重、拙、大」的水墨美學新境界,不僅使筆墨服從於意境,更創造了新的筆墨美,筆墨表現與畫意緊密結合,其作品不重視自然的再現,而在表現文化意蘊的理趣美與意境美。
誠然,對於筆墨,不同的畫家自有個人不同的認識,陸儼少認為墨乃記錄筆的運動,留下痕跡,筆則是掌握技巧及造型,是情趣的表現。中國繪畫向重「筆情墨趣」,畫家善用筆墨,把筆墨的功能提升至更純粹的層次,並抽離物象,以欣賞點線與變化萬千的墨色變化與內涵為主,此舉必將超越一般的技能經驗及意象思維,足以充實內心的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