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基督的藝術形像




「你比世人更美」



------ 詩篇45 : 2





視覺藝術,自古至今,充滿了豐富多元的圖像,若要對內中的形式與內容,進行辨識與探索,乃為文化史研究的起點,亦屬藝術史解碼的範疇。



英國美學家及藝術史家貢布里希在他的著作《藝術與錯覺》中,運用視覺心理學為基礎,提出了著名而獨特的「再現觀」。他認為藝術形像的創作,不管是繪畫、雕塑或其他類型,都屬「再現」的活動,它並非只對現實形像的模仿,亦是一種「替代行為」的心理衝動。



他還更進一步說明:在造形過程中,創作者是以製作代碼的方式,來進行圖像意義的傳達,而觀賞者則在進行讀取和解碼的工作,故自創作而來的形像,基本上具有「代表」意義的再現,貢布里希並將此飽含當代文化人類學意味的「再現觀」,貫徹於藝術論述中,用以說明藝術作品的意義。



早期基督教在考量宗教和教義的傳播問題時,亟需回應那些不懂以文字言語作為思考模式的子民,故相當倚賴圖像及符號;後期更為教堂添加器物,運用具體的裝飾,以彰顯神的榮美及確証神的臨在,此屬基本象徵,重在努力建構宗教的集體回憶:一種固守救世主形像的歷史記憶。



耶和華是人格神,祂超越世人的一切想像,難以創作形像,但神本無相,唯神子有形,耶穌基督既道成肉身,就可使用人間的形像,加上信徒對神子圖像的需求殷切,歷代藝術家鍥而不捨的追求有關的創造,更早於5世紀時便告開展。



耶穌基督並不只有單獨的身軀,還有承傳自母親馬利亞而來人性的身體,同時他在世上也建造了一個由眾人共組的身體:教會,從而使信徒與主合一。看早期地下墓窟的壁畫、或中世紀的袖珍畫中,耶穌基督總被表現成為與使徒同在一起的老師形像,並且眾人緊密相連於一起,面容神態動作皆為一致,這是基督作為社會形像的表現方式。



但基督是偉大的、祂具有超人的精神力量,從言語及行動中表露無遺,藝術家可透過視覺元素,以表現更多有關基督形像的激情與內在力量。比如荷蘭新教藝術家林布蘭,他擅用舞台光線,創造戲劇化的氛圍,以彰顯基督的神性,以及凝聚與子民的關係。



耶穌基督降生世上,為世人代罪救贖,並懷抱赤子情懷,教世人相親相愛,但他聖子的身份卻因天父的拋棄而帶來巨大的痛苦,最後孤獨釘死於十字架上。基於短暫生命的跌宕,耶穌基督降生、成長及殉難過程,也造就了眾多藝術傳世之作,如十架圖及聖嬰圖,祂的形像更成為世界的中心。



對米開朗基羅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大師來說,宗教是一種「形而上」的精神價值。他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刻畫了馬利亞俯看愛子的屍體,明白兒子和個人的犧牲,乃來自上帝的旨意,低頭表示自願服從,除盡顯母子的深情外,更表達了兩人「自我犧牲」的情操!



十字架的形象,是震撼人心的象徵,也是形像的聯想:耶穌基督背負十字架,盡顯其被壓得無力負荷的痛苦,看巴洛克時期畫家委拉斯蓋茲在《十字圖》一畫中,以最簡單的手法來表現,畫中的耶穌,孤身釘在十字架上,十字架正位在畫的中央,藝術家用了平凡及平衡的構圖,以彰顯基督的尊嚴,蒼白的驅體在漆黑背景中,更顯耶穌為世人誤解的孤獨!



根據《聖經》的記載,配合不同的神學觀點;透過不同的欣賞層面,可從中賞評了俗世中對耶穌基督形像的觀念,祂展示出天父的仁慈和對人類有愛,為世人贖罪,流血捨身,走上十架的苦路,其目的在喚醒世人的敬畏之情,藉由觀賞者和被描繪者之問的連結,間接也連結了人和上帝。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透視法」的理論與應用




將物體在空間中的立體感,再現於平面上的方法,稱「透視法」,亦稱「線透視法」。


------ 雄獅西洋美術辭典


英國美學家和藝術史家貢布里希認為:古希臘的藝術,能夠全然擺脫古埃及「圖式」、「模式」的繪畫樣式,應歸功於「透視法」及「明暗造型法」的創現,此等獨特的技法,令繪畫藝術表現了一種「幻象」的藝術形象,庶能達至以假亂真的境界。


其實,亟欲令繪畫作品獲得栩栩如生的寫實效果,「透視法」所產生的作用,應比只作光影描繪的「明暗法」更為有用。它將藝術家或觀賞者,在空間中所處位置得來的視點,以及觀察而來的物象,運用科學的方法表現出來,此亦屬歷史發展進化的程序,令寫實的繪畫得到長足的進步、



透視法」此一術語,僅指於15世紀時代的西方,所發展出來作為表現空間的特別方法,與文藝復興期前所發展出來的各式空間表現法有別,也不存在於東方的傳統繪畫中,因西方的「透視法」是一種人為的法則,當中的視點是單一性的,而中國繪畫所使用的是「散點透視法」,乃從多角度表現而來的空間幻象,如層山疊水的山水畫,疑幻似真,迷離撲朔,非求真實的呈現。


古代的中國繪畫,雖沒「透視法」及「明暗造型法」的論說,但也講求「陰陽遠近」,如畫石頭有所謂「石分三面」之說;山水畫也有「近大遠小」的應用,以表現視景的遠近空間。傳為王維所撰之《山水論》中,有以下論述:「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遠水無波……」這是應用了「遠景短縮」的原理,也即西方「近大遠小」的手法。


中國美學講求和諧,畫家多懷儒道哲思,對待大自然有「人景融和」之意,用上宏觀的角度去看景觀,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的關係。故畫中的景致:是雲氣山峰、是煙霧迷漫、是樹茵木秀,是飛瀑清流,皆別具意態。畫家並非臨場對景的創作,其腹稿也非某處特定景色,而是畫家在大自然中經驗的山水記憶,且景色依不同視點拼合而來,書寫的乃為胸中丘壑,此為「散點 (多點)透視法」。


西方畫家與山水畫家截然不同,彼等是以科學的態度,採用微觀的角度去觀察大自然,通過基本功的訓練:如素描或戶外寫生,掌握繪畫的基本功,務求把物象如實如幻的形態表現出來,此即所謂「寫實畫法」。


最早期的「透視法」,是指人從一個固定的視點去觀察一個視象,他必須處在一個特定位置,從這個視點投射出去的視線,與消失㸃重合,形成一幾何形體,藉此表現物象在排列下的透視比例與關係。


問題是人往往不能嚴格確定「視點」的準確位置,加上描繪對象造型繁雜,為求符合透視的處理,須作多次改動,此舉必令視點增添,造成了「多點」的後果,這與中國山水畫的「散點透視法」竟然不謀而合,令早期的理論,在應用上添加了極大的靈活性。


進入19世紀末,西方由於「藝術革命」的出現,衍生了富前衛性的現代藝術,自印象派的畫家開始,在寫生過程中,漸次探索「散點透視法」的痕跡,更為立體派的理論打下紮實的基礎。


聖經告知世人:神藉著那些按祂形象所造的人而繼續創造,故藝術家所的,乃不斷的創造,祂既已賦予創造的自由,人實不需自囿於狹隘中,因自豐富的創作性帶來的想像力及創造力,正好見證了與神創造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