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生活的鏡子。」
------
托爾斯泰
大眾走進藝術館,觀賞藝術品,是藝術欣賞活動,亦屬審美過程的進行,此為人類文化行為與高尚情操,當中也呈現了一種生活的品味。
1.
藝術是人工製造的成品,作品就是藝術的載體;
2.
藝術即技藝,藝術家依靠技藝與才華產生藝術品;
3.
藝術含人類的精神,作品必要滿足人的精神需要;
4.
藝術是內心感受的外在顯現,所思所感皆是創意;
5.
藝術即創作,從模仿、再現至表現,創出新形象;
6.
藝術不具實用性,是無目的性的創造;
7.
藝術作品具終極的意義和價值。
1. 模仿說:古希臘時代最為主張模仿說,認為藝術是模仿的模仿,或是對現實世界的模仿,也有人將此說稱之為「再現說」,我國古代主張「臨摹說」,與此實是異曲同工。
2. 表現說:此說認為藝術是情感的表現;也是主觀心靈的表現;亦是自我的表現。它是隨著浪漫主義思潮的興起而出現,對20世紀影響深遠。
3. 形式說:此說主張藝術的本體在於形式,它是藝術最根本的東西,高於作品中敘述性的元素。若把情感的表現和形式的創造統一起來,將有助觀眾形成藝術的感覺。
4. 習慣說:此說屬當代藝術理論。認為藝術是由時代中大眾的習俗規定而來的,即藝術品是某種向藝術公眾呈現的被創作出來的產品,故亦可以說,藝術的界定,只不過是一種不確定的歸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