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3日 星期日

孔子的儒家美學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 中國萬世師表  孔子

 
我國傳統美學體系,萌發於先秦時期:老子、孔子、莊子是代表人物,彼等既是大思想家,對中華文化,影響深遠,其美學論點與主張,亦構成了我國古典美學的哲學基礎,其中孔子的儒家美學,較受國人重視。

 
儒家學說的核心思想是「仁」,仁雖屬天賦的德性,惟人仍需於後天的環境中,在主觀修養和個人情操中,盡力完美自身。孔子認為審美與藝術,對人生著實有深刻的正面影響。基於審美與藝術的重要與獨特作用,儒家學說是完全肯定藝術在全人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如孔子所言:「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詩、禮、樂正是個人意識與生活情操的修養。由藝術而興起的審美境界,不但促進社會的和諧,更令人進入美善的理想情境,因從審美的享受而來的精神領域,必可達致「仁」的境界。

 
孔子的儒家美學,乃認為審美和藝術,在社會生活中能起積極的作用,其中更可確立「美」與「善」的關係,此兩者必須統一起來,也是說審美必須符合道德的要求。若從美學的意義去看,「美」是形式、「善」是內容,「美」與「善」的統一,亦是藝術形式與內容的統一,藝術的形式必須美;而藝術的內容也同樣必須善。

 
孔子向來重視禮樂的教化,他在齊國聽韶樂,曾有「三月不知肉味」之說,此屬從審美活動而來最大的享受,因韶樂既盡美、也盡善,它不僅符合形式美,也符合道德的要求。在儒家美學中,藝術必須符合道德的內容,才能引發美感。孔子把藝術的盡美,和品德的盡善(即「仁」) 結合,令兩者融和統一。

 
除了「仁」的核心思想與道德的要求外,孔子也繼承了春秋時期強調「和」的美學思想。所謂「樂從和」,意指樂曲必須在音調上作岀和諧的表現,同時,也要在情感上受到適度的節制,推而廣之,除了音樂,其他藝術:如繪畫、詩歌,也要達至平和的境界,「和」實在是審美理想中的核心價值。

 
然聽樂後三月不知肉味,這說明了藝術欣賞給人精神愉悅的美感享受,也帶來快感。藝術欣賞作為美感活動,在於對人的心靈,必能引發激勵、淨化與昇華的作用,此屬孔子從藝術精神得來的新發現:若樂與仁能會通統一,則藝術與道德的本質亦可相通,這也是藝術最高的境界,也引証了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藝術欣賞,無處不在。透過對大自然的觀照,孔子提岀了「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主張。雖然人對自然欣賞的現象,各自不同,這是審美主體在欣賞自然美時的選擇,但卻符合每個人的道德觀念。

 
人在欣賞自然美時,總會把自然美的特點,與人的道德屬性聯想連合,故孔子認為人透過欣賞活動得到的愉悅,乃由於在審美活動中,領受蘊藏的道德內容所致,後世學者將此觀點發揚光大,形成了所謂「比德」的審美觀:如中國花鳥畫的「歲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種植物的描摹;「四君子」,則指梅竹蘭菊。歷代畫家皆習慣按照這種審美觀,去塑造自然美的形象,創作偉大的作品。

 
孔子談藝,非但主張「為藝術而藝術」的理念,同時也重視「為人生而藝術」的態度。在先秦諸子中,孔子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最為重視與提倡「美育」的思想家。他認為藝術創作終要進入「仁美合一」的境界,這正是儒家美學真正的藝術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