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壁畫藝術中的基督教


引言

基督教為歐洲社會的重大支柱;也是西方文化建設的源流。從宗教藝術發展的歷史沿革去看,基督教文化對信仰文明、社會情境及人文素質,實在產生極其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西方藝術史告知我們:以《聖經》為藍本的「基督教繪畫」,不僅是西方繪畫的傳統,而且還取得驚人的成就。

 
「壁畫」屬早期基督教藝術的樣式,直至十六世紀仍盛行於歐洲。除一般供宮廷及貴族作裝飾用途的壁畫外,壁畫實為宗教美術最重要的領域,也是在教堂裏美化空間及教化信徒的必備器物。令人感動的基督教壁畫,除了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外,並能透過視覺傳達,「成教化、助人倫」、激發虔敬之情、並彰顯上帝的榮美。

 
名詞解碼

壁畫 ( Mural Painting / Wall Painting ) 乃泛指畫在牆壁上的繪畫。從人類「早期藝術」發展而來,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時期的洞穴壁畫,於十五世紀油畫技法仍未誕生之前,壁畫技法乃為繪畫的主要樣式,作廣泛應用。

 
由於壁畫非「畫架上的作品」,乃固定在牆壁之上,不可移動,故必須站於畫前,仰頭移體,以觀賞全貌,並要視特定空間的配合,協調一致,始能捕捉意蘊。「藝術欣賞」的進行,必須包括藝術品、藝術家及藝術情境三個條件。尤以壁畫最為講究。懂欣賞者,必親臨壁畫現場,即進入「藝術情境」中去接觸藝術品,實不宜透過光碟或印刷品取代。因壁畫的規模、氣勢、構圖與建築空間的關係,必須現場觀看,才可增添效果。

 
今天時代進步,一日千里,唯壁畫仍不受淘汰,一直沿用至今。除教堂壁畫外,還有純藝術、裝飾性、政治性及商業性的壁畫大量的出現。技法也由蠟壁畫、濕璧畫、乾壁畫、鑲嵌畫及蛋彩畫,至今天乳膠漆、塑膠彩及數碼噴彩等科技應用。近年更因公共藝術備受重視,令壁畫漸有恢復昔日光輝的趨勢。

 
初期基督教壁畫

由於早期基督教在羅馬帝國仍屬非法宗教,屢遭迫害,信徒不便公開活動,只可用秘密結社的方式進行。地下墓窟除了作為埋葬死者的地方,也成了初期基督徒的禮拜堂和避難所。「壁畫」亦大量繪製在墓窟中的壁面和頂棚之上,成為初期基督教作品的印記。

 
此類墓窟璧畫,題材都與基督教教義有關,多屬表達對神虔誠的信仰,帶強烈的精神要素。當中包括:具象徵的意義,如十字架代表救贖、羊和魚代表救世主、鴿子代表和平等;部份則來自聖經故事內容,舊約的內容居多,如「挪亞方舟」就常被用作題材。應為現存最早的基督教藝術作品。(1及圖2)

 


(1) 墓窟璧畫    
 
 
  (2) 墓窟璧畫
             

此類壁畫,初期作品多為擁有古典技法的專家所畫,細完美,唯後來基督教屢受迫逼,在有限條件下:如未及訓練人材、製作時間不足、燈光微暗等因素,作品較粗糙簡化,純以「樸實無華」的手法作表達,目的不在乎畫藝精妙,旨在傳播基督的精神力量。坐在微暗燈光的地下墓窟,望著充滿真誠的作品,益發引動內心的共鳴,感受信徒從信仰及敬虔生活而來的力量。

 
公元四世紀初,隨著「米蘭敕令」的公佈,基督教成為國教,取得合法的地位。壁畫從地下返回地上,與鑲嵌畫同時成為崇拜場所不可缺乏的基本建設。除作美化裝飾外,也具教化功能:通過視覺傳意,令欠缺文化的信徒,得以在感官上理解教義。

 
拜占庭風格

拜占庭作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史學家咸認為中世紀基督教美術發源地。雖然拜占庭的壁畫以鑲嵌畫(又稱馬賽克)為主,但其造形精神卻對中世紀壁畫帶來深遠的影響,畫中充滿東方裝飾的趣味與神祕的色彩,也耐人尋味。由於當時紙張及印刷術仍未傳入,《聖經》以羊皮紙的手抄本為主,成書不易,加上文化低下的信徒甚眾,故壁畫成為教化工具,藉視覺圖像的傳達,傳揚從上帝而來的信息。與鑲嵌畫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有聖像畫,兩者皆取得很大的成就。此外,西羅馬帝國因較窮困,只能用手繪濕壁畫作裝飾,因此鑲嵌畫的製作較少。在拜占庭的鑲嵌畫發展的同時,西羅馬的畫家仍繼續繪製壁畫。

 
由於拜占庭鑲嵌畫主要用大理石、彩色玻璃片或貝殼嵌在壁面上,以排列的變化來表現圖像,故構圖大多採用併列式與平板式的造型。且因平面性的限制,畫面只能用二次元的手法,無法作深度立體感的呈現,人物顯得呆板扁平,強調平面性的效果是從東方而來,其平面意識也強烈地影響了羅馬式及哥特式壁畫,經過中世紀延伸至文藝復興時期為止。但因應用物料以石為主,較堅固耐用,不怕風雨及火災,而且色彩鮮明璀璨,可創造具有紀念碑般永恆的作品。(3及圖4)


 (3) 鑲嵌畫  
 
 
   (4) 鑲嵌畫
  
俄羅斯於十世紀改信基督教,最後更將拜占庭傳統融合為俄羅斯文化的重要一環,兩者交匯成俄羅斯拜占庭藝術,並產生偉大的作品,充滿神秘、特殊而強烈的風格。

 
拜占庭作為教堂內部的裝飾,乃以鑲嵌畫為主,並因應建築壁面的需要,如莊重、對稱的結構,以呈現出力量、光輝和偉大,實為基督教藝術傳統的濫觴。

 
羅馬式風格

十一世紀開始,「羅馬式建築」風行歐洲。建築的特色:乃以堅固的支柱和厚重的牆壁支持石造的穹窿,以表現出厚重的量感。由於窗戶較少,光線昏暗,造就靜思冥想的空間。而特大的壁面,也恰好為畫家提供製作壁畫之用。

 
在羅馬式教堂的牆壁上畫壁畫,因其樣式的類似,故統稱為「羅馬式壁畫」。影響所及,畫家也應聘到各地繪製壁畫,故此類壁畫,其後得以分佈到歐洲各地,在法國、德國、西班牙及奧地利等地的教堂,都有羅馬式壁畫。羅馬式壁畫,受拜占庭風格的影響。因常畫在交叉的穹窿或凹凸的壁面上,人物或故事必須隨著壁面作出變化,以達致與建築物更為調和的感覺。人物的輪廓常使用黑色線條,面頰則加上紅色斑點,並利用聖徒的光圈,以增添立體的感覺。

 
由於壁畫需隨著壁面作出變化,畫家要花盡心血,使用不同技法,去處理複雜而富有變化的璧面,以達致「和諧」的視覺效果。其中原意使用作凹凸變化的線條和陰影,竟變成裝飾的紋理,雖有莊重的感覺,但卻給人一種定型的印象。(5及圖6)

 


(5) 羅馬式壁畫  

 
(6) 羅馬式壁畫
         

莊重的感覺,造成圖式的規範:如人物多用「正面律」,忽略比例與空間,令畫面缺少變化,乏創造性。但優秀的羅馬式壁畫,仍給人純潔至誠的感覺,充滿著天真無邪的愉悅。

 
中世紀教徒認為重塗修補教堂壁畫,乃其應盡的義務,故羅馬壁畫曾歷經後世多次的修補,部份更因有「加筆式」修復的處理,因此難於保存當時創作的原貌。

 
哥特式風格

哥特時期的璧畫與建築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哥特式建築與羅馬式建築同享美譽,各具特色。哥特式建築是以肋骨穹窿及飛樑為主,並減少壁面,改以大窗戶作替代,並嵌上彩色玻璃畫作裝飾,內容以《聖經》故事為主,此類創作可作採光之用,其藝術價值及裝飾能量,也取代了以往壁畫的地位。

 
因著教堂內部「牆壁少、窗戶多」的設計,讓玻璃鑲嵌大派用場。當光線透過彩色玻璃窗射進教堂,教堂內呈現五光十色,凸顯一派神秘莫測的虛幻景象,並引發宗教性的感動,讓人沉思冥想,暫別俗世,直觀上帝的同在。同時彩色玻璃畫的光,因是真的陽光,也就是上帝的光,更被認為是「神聖的書籍」,在教堂內,映照信徒,暖和人心,感知上帝的信息。

 
由於哥特式教堂的壁面裝飾,多以彩色玻璃鑲嵌為主,配合上帝造光的至高無上,喻意真切、意義尤深,史稱為基督教「光的藝術」。此外配合晚期畫家及雕塑家的努力,在傳統壁畫和雕像的創作上,發揮個性的表現、力圖擺脫「圖像藝術」的桎梏,令哥特式風格在與文藝復興交替期間,仍能發揮重大的影響。

 
玻璃鑲嵌製作工序繁複:首要乃先將玻璃劃割成不同的形狀,再安放於鉛框中,組成不同的圖像。框中分割的線條,即成連繫造形的「橋」,除可令畫面呼應,更可使構圖緊湊,且因結構形式各異,富裝飾變化及功能。當太陽光照射進來的時候,圖像便變得閃閃發光,這種色彩斑斕的效果是馬賽克和壁畫所欠缺的,對宣揚從天而來的榮光和福音,倍添力量。(7 8)


(7)  玻璃鑲嵌     
 
 
(8) 玻璃鑲嵌
  
彩色玻璃代替了早期教堂的水泥和石頭,自羅馬式建築而來:昏暗的大教堂,其厚重的牆璧,一躍變了光芒競放的窗恇,且還配上優雅生動並變幻無窮的圖像,教人賞心悅目之餘,更因技術構成與美感觀照,集中地體現了信仰和人的關係。上帝的靈光照耀著教堂,超越世人的建築形式,讓信徒得沾榮光,沐浴在神的大愛之中。

 
玻璃鑲嵌屬大型壁畫製作,規模宏大、技術創新,只在意大利才得以繼續發展。意大利教堂至今仍保留了允許壁畫存在的傳統,今天若要學習玻璃鑲嵌技術甚或購置相關物料,皆需遠赴意大利。哥特式風格于十三世紀開始滲入意大利繪畫,成為文藝復興美術的發端,對西方美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文藝復興時期的壁畫

文藝復興一詞,意為文化藝術再生或復活之意。約十三世紀中期出現,最早發端於意大利,及後蔓延至整個歐洲,直至十五世紀末期達至高峰。當時印刷業發達,書本及知識大量流傳,提昇了人文素質。人的覺醒,重視以個體為主,強調人本主義及人文趣味,並追求自由信仰及恢復希臘羅馬文化。藝術創作亦由過去以「工匠式」集眾人之力的創作,至注重以個人才華為基礎的表現,也逐漸擺脫拜占庭風格的樣式化。史學家咸認為文藝復興藝術,誕生乃來自急遽轉變的新文明,象徵了人類脫離中世紀,並建立了現代西方的價值觀與社會的基礎。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深信他們的藝術是希臘羅馬偉大傳統的延續。喬托(Giotto di Bondone, 1266-1337) 是最早提出此看法的藝術家,更被尊稱為近代繪畫的創始者。(10)喬托留下很多著名的濕壁畫,如《哀悼基督》正為代表作(9),畫面充滿震撼力及多樣化,將「基督之死」所要傳達的哀傷完全顯露在畫面中,令人生發悲慟之情。


(9) 《哀悼基督》  
 
 
  (10) 《猶大之吻》
  
大師輩出,「繪畫」成了「文字」的替代品,加上形象化及戲劇化的表現,令人易於共鳴。繼承喬托的傳統,馬薩其奧(Masaccio,1401-1428)最為傳神,其濕壁畫甚具真實感,透過「空氣遠近法」表現空間的構成及立體的呈現。(11)


(11) 《三位一體》
 
「科學主義」亦為文藝復興待時期所倡導的精神。哥佐利(Benozzo Gozzoll,1420-1497)的《東方三王的禮拜》壁畫,乃以忠實而科學的態度創作,更重視寫實的技法。畫中盡顯華麗輝煌的氣勢,絢爛效果充分配合主題,綿延的山谷與不盡的隊伍,相映成趣,并拉出深度感。(12)


(12) 《東方三王的禮拜》
 
進入十五世紀晚期,意大利出現第二代藝術家,在權傾一時的大家族資助下,藝術家可傾情創作。波堤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實為代表。他的兩幅作品:《維納斯的誕生》(13)和《春》,膾炙人口,雖不屬壁畫,但也幾乎可和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相提並論。他的宗教壁畫綜合馬薩其奧與古希臘羅馬的古典美,並追求東方的理想美,優美的線條與典雅的造形,是其作品最大的特色。(14)


(13) 《維納斯的誕生》


 (14) 《三王朝聖》

進入文藝復興的盛期,最偉大的藝術家及作品都同時出現,成為世界史上最為人所傾心的時代。三位大師包括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米開朗基羅(Mc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1483-1520),皆為典型的文藝復興的理想人物。達文西在世時期,正處於壁畫的黃金時期,濕壁畫的技法已相當成熟,且北歐也傳入油畫技法。達文西求變求新,綜合各種技法,以他發明的新技法,製作壁畫。《最後的晚餐》是他保存到現代的一幅(15),惜因技法有缺失,令畫面剝落,需作不斷的修復。雖則如此,這幅畫因構圖及表現手法有破舊立新的改革,巧妙地刻畫出戲劇性的效果,成為史上同類題材的畫作中,被公認為最傑出之作。
 
 
(15) 《最後的晚餐》
 
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教堂獨力創作的大壁畫,包括「創世記」、「最後的審判」,耗費四年多,其中尤以上帝伸出手指注入生命給亞當,最為懾人心弦。此畫雄偉有力,完整將《聖經》故事,以形象化及連環圖式展示,在讚歎驚異的同時,當能感知上帝的創造與救贖的大能。(16及圖17)

 

(16) 《創世記》

 

 (17) 《最後的審判》

 
有「聖母畫家」美譽的拉斐爾,擅畫完美的聖毋,予人愉快甜美、溫柔優雅的印象。他的《雅典學派》,是半圓形的壁畫,乃驅歌讚美古希臘先哲之作。拉斐爾擅作濕壁畫,《聖體論議》是他在梵諦岡的力作,風格優美而華麗,並富古典寧靜的美感。(18)


(18) 《聖體論議》

 
結語

壁畫藝術,作為基督教藝術的體系,不但博大精深,且從信仰領域、歷史沿革及視覺傳達各方面去評價,皆公認為取得了令人囑目的成就。不少作品出自藝術大師之手,大大豐富了西方繪畫史的發展、也添加了人類文化史的光輝。

 
文藝復興的四位大師,為壁畫加入人性化的處理,強調宗教題材世俗化,作品擺脫樣式化,以理性信仰及虔誠生活,作精神依歸,直觀上帝的榮美。個人認為壁畫藝術,實為藝術家畢生的挑戰,需具雄壯而嚴肅的理想情懷,積極投入巨大能量與宗教激情,如米開朗基羅克服險阻難關、傾盡心力、歷四年多獨力完成教堂天花頂的兩幅巨大壁畫。因終日往上仰首,竟致頸部變形,近年來,兩大巨作經過細心的修護,恢復當年的初貌,更可窺見藝術家的魄力,也引證了信徒的順服。讓人既感震撼也感動不已!

 
基督教藝術的發展緊伴隨著宗教的進程開展:自墓窟壁畫、拜占庭藝術、鑲嵌畫、濕壁畫、壁畫至油彩壁畫,廣為教堂及大型的崇拜場所提供裝飾美化功能,更重要的歷史使命是教化造就「沒有文化的信徒」,透過圖像,在直覺感官上理解宗教內容,探索真道,同時也加強神學思想與宗教藝術相互結合。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當代藝術家的處境與挑戰

 
 





「當藝術形式不能向社會挑戰、不能攪動社會、不能激發社會去思考、不能去揭露社會落後的時候,或者說,當藝術形式不與舊的決裂的時候,就沒有真正的藝術。」

 
------ 西班牙藝術家 塔比耶斯

 
經歷藝術革命的洗禮後,西方藝術進入「現代藝術運動」的新紀元,不斷革新的意念與創新的意識,帶來恆久的衝擊。藝術家身處「破舊立新」的階段,致力於割斷歷史傳統、掙脫攀籠藩籬,走出新天新地。

 
美學傳統、藝術定位與角色功能,也進入重估與重建的境況。曾幾何時,藝術求真善為美,唯於今天,重視「以新為美」的信條,美不在真、也不在善,標示作為一個充滿活力批判與理想的文化運動,求新成唯一目標。它全然摒棄地域、時限、民族風格與特色,在全球一體化與世界大同的願景下,建設藝術無疆界的共通意識,務令藝術成一共同的新語言。

 
藝術家作為歷史進程的一份子,透過藝術作品的形式與內容,反映當代的主體及文化觀,也預示人類未來的圖象與時代的關係。藝術家不但處在前衛的角色,且兼具文化先知的地位,帶動人類社會未來的演進。

 
當代藝術家身處現代與傳統割離的年代,必然任重道遠,因藝術見解、美學思維及專業倫理,皆有嶄新的改變。傳統美學認定審美意識的重要,藝術家先要具備良好的技巧與駕馭物料的能力,用以創作於外觀及意識上具水準的作品。唯於眾聲喧嘩的繁亂時代,當代藝術家著重意識與觀念的表現,藝術技巧不再是必需的手段,藝術如何定位?作品何以界定?社會角色何在?實在教人費煞思!

 
由於當代藝術不斷求變求新,為求新而新,甚或不求甚解而變,容易墮進創作的死胡同。新觀念是結合生活、哲學、社會及政治議題,進行論述與思索,卻令作品,無論是內容、意念及形式,皆變得雜亂無章,費解之時,也難作導入,加上科技帶來的方便,藝術家無須接受基本技巧訓練,作品屬優屬劣,更難以判斷。

 
何謂「當代藝術家」?若以傳統定義的作法,實在違反了美與藝術開放的性質。進入資訊爆炸的科技年代,一切傳統易於傳播,皆可俯拾即取,大理論及權威批判,分崩離析,多元選擇,令當代藝術家無所適從,徒添作品的折衷性及混雜性,作品風格流於模糊化。

 
處在商品文化中的社會裏,藝術家的命運無法自主,他必須符合大眾與社會的需求,迎合市場的需要。藝術家不易堅持自我的創作原則,並需因應贊助者的要求。同時社會不再要求藝術的傳統訓練與具紮實的技巧,也不深究個人的創作風格與突被,藝術創作成為消費文化,喪失了對社會及政治上的批判功能,亦有堅持以文本為吝,視覺為次的創作行為,不易消化的論述,窒礙了欣賞者的觀賞。

 
後現代主義哲學家李歐塔提出,當代西方文化禮遇文字勝於視覺圖像,但他卻希望反轉此種層級的關係。他深信視覺的圖像實質上比書寫的文字更為重要,且更具強力與自由。藝術應是「感官經驗」而不是「智能經驗」,提供了偏好圖像勝於敘事的方式,與論述式的文字相比,圖像式的形象更為優勝。

 
當代藝術家一如大眾,忙於應接從繁雜的資訊時代帶來的事物,唯他必須保持頭惱清醒,抱持積極的態度,寬容並存、雅俗共賞,創造更豐富的人文氣象與藝術氛圍,以自身的主體性,透過個人的創作,超越現實生存形式的枷鎖,為社會建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