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淺論 基督教與藝術





人類生活的基本需求是「美」。藝術也貴乎「真善美」的追求,此乃藝術創作先決的要素。同樣地,這三項要素對宗教也是不可或缺的。藝術作為人類創作美與鑒賞美的活動,明確地與宗教有著一種本質性的關係。




談論「基督教」與「藝術」的關係,并不僅僅因為「中世紀理論美學」是從基督教思想理論中發掘整理出來,事實上因理論美學本身的內容及應用,就已完全涉及宗教和藝術。從早期教堂建築、鑲崁畫、圖像學及手抄本插圖,皆可作為引證。此類創作不但豐富了文化藝術的歷史遺產,對鞏固和強化上帝與信徒的親密關係;感受上帝的恩澤,也起著無比的作用。





筆者作為基督徒,並研習藝術創作經年,深感基督教信仰的體驗與美的體驗實具有其共通點。從歷史角度去看,基督教始終是西方藝術的泉源。假若缺少了這方面的基礎,深信人類的藝術將永遠不會產生,更遑論得以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世界級藝術珍品,甚多是透過基督教的教義和美學以作主要題材的。當中所反映出來的價值:如追求永恆之心及持久創作的毅力,更與事奉及榮耀上帝的忠誠不謀而合。試看「文藝復興」的巨匠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教堂」的天頂壁畫,此一驚世駭俗的巨作,當中以「創造亞當」畫幅最為懾人:除展示了上帝和亞當完美的形體外;。兩人手指一觸的描繪更成為經典的一幕,將《創世記》中所記載的經文------「賜與人類生命和靈性」充分表現出來。而米開朗基羅歷經四年獨力承擔創作的毅力,也表現了他對教會的忠誠和宗教的順服。此外,他的著名雕塑作品「大衛像」,從《聖經》的啟示,創造了最理想化的完美形象,並藉此彰顯神的榮耀。




基督教藝術的源頭和準則是「神和衪旨意的實現」,目的乃是「反映神的救贖和衪國度的真實」。藝術創作的使命乃鼓勵創作人按聖靈的感動及聖經的真理去作想像、創造和再現自然。如《創世記》所記載:神是在「無有」中創造出天地萬物,並看著一切都甚美好。世人在藝術創作及欣賞過程中也應當抱有同一的感受。




個人尤好基督教的繪畫藝術。透過藝術欣賞更加深了對信仰的理解,對基督徒藝術家萌生無限的敬意。藝術作品橫跨兩千年的時空,無論傳統或現代作品,藝術家從基督和衪的啟示以及教會崇拜中汲取靈感,運用不同的形式,透過作品來豐富人們的思想,觸動人們的心弦,並滋養人們的靈魂。




創造實在是上帝的恩賜,衪藉著自己的形象創造人,使我們也擁有衪的創作性,也具備欣賞的情操,為此我們需要重視藝術,因透過《聖經》可以確知這個訊息。期昐信徒對基督徒藝術家多加鼓勵,藉著作品發揮恩賜,為人世間帶來永恆的真善美。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淺談「境界說」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 王國維《人間詞話》


作為我國古典美學的重要理論,「境」泛指「境界」或「意境」,乃作為衡量藝術性的標準。此理論的成形,始於唐代,延續至清代,並為國人廣泛使用。民初著名學者王國維於其著作《人間詞話》裏,更以「境界」作為文藝創作探本之源。


境界」或「意境」,常作同義詞的使用,也被視為一個相同的概念,唯即若如是,在論及藝術創作和作品時,王國維再進一步認為:兩者仍有少許的差別。他認為「意境」,只宜用於藝術作品中,而「境界」則不僅用於藝術作品裏,更可指出藝術家描寫的對象,即其藝術意象,甚至用作指出人心中的審美對象,正如《人間詞話》裏所論:「境非獨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王國維「境界說」,也相當於我國古典美學中的意象說,他不但強調審美意象是衡量藝術作品的標準,更指出審美意象是情與景、意與象的交融,更重要是它應從創作者的真實感受而來,必須具有再現的真實性。


其實,情與景、意與象,皆屬西方美學的概念。王國維引入於其論說中,並作進一步的確立與說明:他將「情」定為主動的感情;把「景」定為客觀的知識,成為藝術家的觀照和再現的對象,用作表現自然與人生。


比起其他美學範疇,「境界說」中的境界、意境,實為最重要的本質,乃藝術的本體,勝於傳統所重視之氣質與神韻。它同時強調了「意象」的重要地位,這對掌握我國古典美學的體系,有著很直接的幫助。


若說「境界說」中,最為人所樂誦的,亦為最有名者,當推「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兩大概念。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有我之境,於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兩者的區別,也正是壯美與優美的區別。


雖然,「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提出,一直深受世人重視,但也引來甚多的批評,其中最甚者是指其語意不清,批評者認為若有「無我之境」,何來思想情感作表現?在這方面,著名美學家朱光潛認為是岀於用詞不妥的緣故。


朱光潛指岀,「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乃移情作用,達至物我兩忘的境界,由於進入忘我之境,其實也正是「無我之境」,故情感與自我,早己載負於作品之中。


對壯美與優美的解釋,王國維參照了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觀點:叔本華認為人只有自失於對象中,超脫了自我與欲求,也超然物外,才能充滿壯美。此外,人的意識要因眼前景象而感寧靜,便生優美。叔本華這個美學概念,正好清晰說明了王國維有關「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論說。


王國維運用西方美學的概念,著眼於審美意象的特點,同時通過對審美觀照的分析,對審美意象作出種種分類。這也是境界說的新觀點,對美學思想的發展起了推動的作用。


2016年10月8日 星期六

從《聖經》看「藝術創造」


美在上帝 ------ 奧古斯丁


一切自然的東西都由神的藝術所創造,可以稱之為上帝的藝術作品

------ 托馬斯.阿奎那 



引言 : 藝術的定義是什麼?透過不同發展的理論告知我們:它具有廣泛且不同的解說,最為常人理解的說法,乃認為藝術是「美的發現」,亦即是「創造」。從美學的角度來看創造:它無疑是一項偉大的創意工程,也是一個有秩序的創作行為和文化活動。

從狹義來說,「創造」代表藝術作品的誕生,其中涵蓋兩個層面:1.從無到有,藝術作品因應此帶神秘色彩的過程而生。2, 在已有的創作基礎上再作創新和發展,令藝術創作得以延續。此外,若從廣義來看,創造必須建造精神上的新天地,從社會、時代、歷史、文化、民族等層面構建新的素質,為我們的創造提供依據和動力。

柏拉圖美學認為最高、真正的美在上帝。亞理士多德的「藝術模仿論」告訴我們藝術必須模仿自然,也就是模仿上帝的作品。《聖經》開宗明義展現了這偉大的傑作。我們不妨從聖經的經文,尋找上帝如何透過祂的作品與藝術作對話

 

 米開朗基羅 ( 分開海水與陸地 )


聖經中的創造與藝術創造 :

1 創造宇宙 天地開始

「初,上帝創造天地」(創一1)。上帝將空虛混沌的狀態轉化成為供人居住的大地,亦為一個創作的空間,也是歷史長河的開展。宇宙的創造乃「使無為有」,
屬全新的開始,也可用於一切存在的開始。此與藝術中的創造,其意義不謀而合。藝術創造中的「空間論」,亦從上帝創造宇宙衍生而來。

2 創造有其「主動性」

「初,上帝創造天地」(創一1)。創世自上帝主動而來,乃不能預知。衪永遠站於「起初」之處,一切的主動全在於上帝。觀乎歷代藝術家也能發揮此信念,明白藝術創造工程實由上帝而來,讓他們擁有創造的能力,並賦予生命無限的美意。藝術家應曉得創造需永遠走在時代的尖端。

3 新秩序的建立

「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創一2)上帝從無秩序、目的和意義的視域開始,令混沌的世界成為美麗的宇宙,一切井然有序,宜於人居。上帝建立美的秩序向世人展現「創造就是美」。此外,衪並賜予人掌管天地萬物。故藝術家必須明白首要的任務乃維繫這井然有序的新天地。藉著物料、工具和人手造成的藝術品,反映上帝在基督裏所更新的美麗天地。透過觀察及模仿自然,藝術工作者更引發「佈局」、「構圖」、「比例」等法則,造就偉大作品的出現。

4 從黑暗至光明

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創一3)。上帝先造光,並看光是好的,把光暗分開,可看到衪對光的重視,光乃創造的重要部份,也說明創造是好的,肯定了創造者本質的美善。光也是生命成長的必需品,在藝術創作中,光不單作物象的反映,也是色彩之母,缺了光,就不會有藝術作品。藝術家有窮一生之力以求光與影、色與彩的表現。如古典藝術對光的追求,至近代印象主義利用三稜鏡折射的色彩原理,皆可見對光的重視。

5 從天至地 確立空間

「上帝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
(創一7)。「上帝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上帝看著是好的。」(創一10)
上帝於此顯示了衪的大能:所做的都會成就,且是美善。上帝創造天地,讓萬物
與上帝同有居所,也確立了三維空間。此一空間不但屬形而上的,也是真實的存在和顯示。西方繪畫從模仿大自然所建立之空間理論及應用;中國畫論中「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與「天人合一」的傳統,皆確信「天地的由來」實源自偉大的造物主,人與天地、自然相互滲透,融合為一,不可分割。時空的延伸都掌握於上帝手中。


鑲嵌畫 ( 上帝造萬物 )


6 萬物生成 各從其類

「上帝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創一11)。上帝先創造天地,繼後又創造萬物,各從其類,體現了從無到有的「有秩序」的建立。這一切皆因上帝的旨意而被創造為「有」的。我們要在上帝的創造奇工中歡欣喜樂。在藝術領域中,不論屬那類別;也不論是創作者或欣賞者,在享受藝術過程中更需深切感受萬有皆上帝所造,必為衪所悅納。凡上帝所造,都是好的。

7 上帝的形像 人的形像

「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創一27)。上帝創造的高潮就是人類的出現。其創造力,正是人類創造力的源頭。人有同一形像乃象徵人雖為受造物,但卻擁有創造力,且能透過觀察萬物感知內中的奧秘。當我們活出和運用上帝給我們藝術創作的恩賜,我們也能活出和反映上帝的形象像,藝術創作是上帝創造大能的延伸,也可說是上帝藉著那些按衪形象被創造的人而繼續創造不輟。



 丟勒 ( 亞當與夏娃 )


8 造男造女 各具特色

人類按上帝的形像樣式的公平原則所造。無論為男或女,人皆有其自我形像,此一形像應建立在上帝創造人這基礎上。敬拜上帝要採順服、欣賞的態度,因形像和樣式需通過群體相交以表現出來。從古至今,按男女形像發展的藝術法則甚多,且應用甚廣。舉希臘建築為例:除透過藝術創作以彰顯上帝的創造大能;其古典柱式的建築傳統,乃按人體比例發展而來。當中較粗壯的「多立克柱式」屬男性比例;較修長的「愛奧尼柱式」則屬女性比例。人因具有上帝的樣式,故人本身就是創作和諧規律的範本。這種「建築傳統」歷經中世紀,文藝復興至21世紀的今天,仍受建築師重視,並應用在現代的建築設計上。

結語 : 在人類文化史上,留下大量偉大的藝術創作,成就驕人,但與上帝的創造相比,實微不足道。我們在重視人的創作時,更需多欣賞衪所創造的萬物和大自然。創造的使命就是要人關心人類的整個文化------如何有創意地生活。哥德說:「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達到十全十美的這種願望,則是人的尺度。」托爾斯泰認為「藝術即情感交流」。上帝賜給我們智慧、情感。才能,並從作品流露出來,成為他的作品的精神,反映出他對上帝的敬虔態度,藝術絕不能成為藝術家的神,藝術創造必須是一種經歷上帝同行的生命流露,據此而成欣賞上帝創造的美麗和恩賜的台階。

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淺析「藝術靈光論」






「現在,藝術作品透過其對展覽價值的絕對推崇而成為一種具有全新功能的創造物,在這種全新功能中,我們意識到了這些創造物的存在,這是一種藝術創造物,它作為人們以後能視之為附帶物的東西而呈現出來。」



------ 德國思想家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 )



德國思想家班雅明,在其重要論文《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中,不但系統地提出了藝術與政治的相互關係,更闡釋了「藝術靈光論」與展覽價值的重要性,基於此重要論述,奠定了他在西方文藝理論的地位。


什麼是藝術的「靈光」?根據班雅明的解說,是指類近於馬克思所論的商品拜物教一類的東西,它等同距離感、崇拜價値與本體性,並可理解為「於一定距離之外的獨一無二的現象」,此現象正好表現出在時空知覺的範疇中,藝術品的崇拜價值的公式化,也屬直到19世紀之前,藝術品的審美標誌。


19世紀末,隨著科技的躍進,人類社會進入了機械複製的時代,對一切藝術品、文化產品,進行大量的複製。班雅明認為此屬「技術複製文化」,他更從文化角度入手,透過藝術、生產力與技術手段,用以建立關係,確立了技術複製文化的概念,並用全面的機械複製,作為現代社會文化藝術的特徵。


班雅明在其論文中說道:「即使是藝術作品最完美的複製,也會缺少一種成分:它的現時現地性,它在其偶然問世的地點之獨一無二的存在。」他更進一步地解說:「藝術作品的這種獨一無二的存在,決定了它的歷史。在它存在的全部時間裡,它都是歷史的主旋律。」


其實,即使最完美的複製,也會缺少一種成分,亦即被排除的重要成分,這正是藝術的「靈光」。班雅明認為:「技術複製文化」的象徵必然喪失傳統文化的「靈光」,改變了過往藝術作品於殿堂中尊貴的面貌,成為人人皆可即可感的局面,令觀眾無遠弗屆,自由選擇於任何環境或形式作欣賞。


「靈光」可稱作「光環」、「靈氣」,它被世人視為傳統藝術的價值,特點是揭示了靈光,乃作為一定距離之外的獨一無二的現象。由於機械複製技術製造了大量複數性的複製品,用眾多的摹本去替代獨一無二的藝術原作,令藝術作為一種偶像的崇拜價值隨之下降,也促成藝術收藏的價值褪減。


隨著電腦科技文明的發展,人類掌握的技術得以大躍進,令複製的摹品與原作的真品,不再有明顯及效能的分別,藝術作品作為在禮儀的欣賞基礎上,便不再受到重視。在複製的摹品唾手可得的年代,藝術作品的仿造只會帶來裝飾意義的強化,誰還去管「靈光」的獨有性?更不會反對複製與仿造!


當然,擁有「靈光」的原作,其中的現時現地性,必然組成了它的真實性,並且與複製品相比之下,更顯其權威性的意義,亦即一種傳統的藝術觀念與價值觀念。不過,由於機械複製的先進技術,對不同之藝術品,可以越來越廣泛地進行完美的複製,要去鑑別誰是真偽,更是困難重重,這也涉及藝術品的「真實性」問題。


時至今日,由於現代社會大眾的渴求,導致機械複製藝術,漸次取代「有靈光的藝術」。班雅明認為,此因機械複製藝術更符合現代人的要求,其優點是技術複製能把原作的摹本,帶到原作無法達到的地方,藉複雜多媒體手段,可增強藝術的展覽價值,試想,若藝術作品可透過展覽價值的絕對推崇,在世俗中將能產生更深邃的意義!


2016年8月6日 星期六

基督教美學初探



人只有使自己神聖,才能欣賞到美。 ------ 普洛丁 (204 - 270)



藝術作品起源于人的心靈,後者又為上帝的形象和創造物,而上帝的心靈則是自然萬物的源泉。 ----- 阿奎那 (1225 – 1274)





 拜占庭藝術   


 



 鑲嵌畫 ------ 基督像


                        
《聖經》是上帝所默示的,也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礎。這部宗教學的經典,在人類歷史上,更屬珍貴的歷史文獻,同時也是一部偉大的傳記。書中的訊息,歷久常新,通今古,讓人受用一生。試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去作審視:從聖經而來的「基督精神」,乃為西方文化的核心價值及文化發展體系。基督教的「教義」及「神學思想」構成了西方文明的重要部份------無論文學、藝術、哲學,凡屬人文和藝術創造等各方面都留有鮮明的印跡,為人文關懷提供滋潤的養分,其中中世紀基督教美學影響最為深遠。



自中世紀基督教美學的建立,藝術從為「宗教服務」開始,直至今天,藝術亦已成一「信仰」:用以追求真善美的永恆價值,當代西方尚有嚴肅且偉大的藝術家,仍本苦行僧的精神和生活態度,以個人創作去探索美的至善;藉此追求上帝國度的終極價值。



追溯西方美學的源流,應自古希臘時代數學家畢達哥拉斯開始:美學的基本概念,如「和諧說」、「模仿論」都從他而來。此外他透過數的比率關係,建立「黃金分割」定律,廣為後世應用,至今不衰。繼後哲學家蘇格拉底從「美即善」及「目的論」角度去看人的美。其弟子柏拉圖則提出美是精神上的滿足,並倡「藝術模仿論」。至於亞里士多德,作為柏拉圖的傳人,他有著個人獨特的見解:認為事物的美,在於它本身具有美的特征。美是秩序、勻稱、明確,亦即事物的整一性。他才華橫溢;博通古今,將古希臘美學集中歸納成一體系,對歐洲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



古希臘美學在古羅馬時代得以發揚光大,順利傳承和發展,並為中世紀美學結合「美學」和「神學」奠定基礎,當中也可看到宗教對美學的影響。中世紀哲學家普洛丁認為「形式美是由分享一種來自神的理式而得到的」。凡是和美同類的事物皆從神而來,神是真善的統一美,也是美的來源。創世記第一章所展示的,就是世上首幅美善的名畫。



說到基督教美學的創立者,歷代公認為著作《懺悔錄》的神學家奧古斯丁。他具掌握各種美學難題的能力,能將架構的美學理論與基督教神學融為一體,建立成完備的基督教美學。在其著作《論美與適宜》中:奧古斯丁深究「美的含義」;認為美乃取決於形狀,形狀來自比例及數。「整一」就是一切美德形式,形式實來自上帝。上帝是一切美的本源。美善的上帝創造美善的事物。再進一步作思考:上帝是美的原型,將自身的美顯現在多樣化的物質世界之中。他認為藝術美是從藝術家創作的作品產生的至美,必須為宗教服務,用作為讚美至善上帝的象徵,達至直觀上帝的目標。



被譽為「天使博士」的中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托馬斯阿奎那,強調美是通過感官使人愉快的東西,並提出「美在形式」的說法,他認為一切美的事物的形式皆來自上帝。美有三大要素:第一它必須完整;次為和諧;最後是鮮明。三要素都與上帝有相關密切的連繫,因都屬上帝的體現。托馬斯的美學思想,承先啟下,在西方美學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基督教自羅馬帝國獲合法地位,地下藝術亦伴隨教會重返地面。教會為了發展的需要,建造大型崇拜場所,大量基督教藝術也應運而生:如壁畫、鑲嵌畫、聖像畫、手抄本插圖、羅馬式美術、哥特式美術、雕塑及工藝等。不同的作品,主要是使欠乏文化基礎的信徒,讓他們能在直覺感官上,感知未能理解經文中的宗教內容。中世紀基督教美學常被評規範性高,造型呆板,需守嚴格的排列次序,不夠生動。但作為「宗教職能」為主的藝術,就需專為宗教服務。當中「審美職能」自不受重視。象征手法被用作表現神秘的屬靈世界,這種規範化的方法乃無可奈何束縛了藝術家的想象力,但於歷史時空仍有一定的價值,當中的意識形態,強調至美至善為主,理性主義和實踐觀點相互結合,令社會保持平靜和諧。




 羅馬式建築  




  哥特式建築





在基督教美學中,上帝代表至美至善,藝術家在本著相同的信仰和理念進行藝術創作。綜覽中世紀的基督教藝術至當代藝術,人都以藝術尋找宗教以謀出路------宗教的精神本質,以及人類對救贖的追尋。基督教美學雖強調「藝術為宗教服務」,但與此同時,藝術家也大量使用基督教內容作創作素材,更因此豐富了文化藝術的遺產,信仰不僅帶來生命的盼望,也造就藝術史上不少著名作品,藉著創作,運用視覺化的圖像去審視生命的意義和終極至美的永恆。



西方美學史家,部份不重視中世紀美學,認為中世紀沒有完整美學體系,只挪用希獵哲學的概念,更需比附在基督教神學上,但此說法只用了單一知識框架理論作衡量:美學理論必須是直接討論審美和藝術的理論。對焦中世紀美學,此說難以成理。在基督教美學的角度來看,實在是不恰當和籠統的說法。從中世紀基督教藝術作品中,可確定中世紀人自有其審美意識和審美文化,以及美學理論。總的來說,西方文化不離基督教文化;而西方藝術也同樣離不開基督教藝術。這一切都是榮耀上帝的見証!

2016年7月5日 星期二

老子的簡樸美學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知,前後相隨。」



------ 老子《道德經》



先秦時代,思想解放,才人輩出,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由於言路廣、思維深、理論闊,不但奠定了我國哲學的基礎,也端發了我國美學的觀念。


處於此時期的美學家、也是偉大哲學家如:老子、孔子、莊子與荀子等,在其哲學的體系中,提供了不少有關美學的論說、形式與範疇,為後世探索者,鋪設了康莊的大道。當中一般人較為重視孔子,但若從對歷史影響的層面來看,老子著實要比孔子為高,因美學傳統裏有關氣韻、意境、意象與觀照諸學說,皆源於老子思想而來。


老子哲學所建立的最高概念是「道」,其思想有「體道」之說,意指要在精神上與道合為一體。人可通過創作活動與欣賞,在現實人生中加以體認,形成一種最高的藝術精神,。


老子美學是簡樸美學,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根據《道德經》記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萬物,道是從無中生一與生有,這是一種從無至有的概念,可見道是極簡的原點。


老子又認為「道法自然」,故「道」必然包含有「氣」,「象」與「物」,才能引證其真實的存在。所謂「氣」,是指萬物的本體和生命,「象」與「物」乃是萬物的形式與顯現,這種基本的論述,對中國古典美學的發展,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其實,藝術家在個人作品中必須表現宇宙的本體和生命,亦即作品追求「道」與「氣」的表現,這樣藝術才有生命力。魏晉時代的美學家,根據老子的主張,提出「氣韻生動」說,乃是歷來我國繪畫的美學法則。


老子《道德經》又道:「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認為,天地萬物皆為「無」與「有」的統一,亦屬「虛」和「實」的統一,促成天地流動運化,令萬物生生不息。此種「虛實結合」的觀念,影響所及,讓我國書畫家重視「留白」的處理,講究布白、所謂「計白當黑」,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這種美學特點,正源自老子哲學而來。


對於美的看法,老子留下千年名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此與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其著作《判斷力批判》所論:「美是無利害的利害性;美是無概念的概念性;美是無普遍的普遍性;美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兩者實有類近之義。


對老子來說:「美」的概念有其單一性,必須與「善」分割,美是一個獨立的美學範疇,無論美或藝術作品,皆應保持簡樸的態度。


老子認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五色是指多種顏色的無窮變化,屬繽紛的色彩享受;五音引申為多音交響的聽覺震撼;五味是多重的味道享受,這一切皆屬刺激人的慾望的東西,令慾望變得繁複,蒙蔽了人類生存的本性。


美是簡樸、拙趣的,它無需刺激人的慾望,也不從實用的立場出發,美感是共通的,在社會生活中,人人皆可品味藝術、享受美感,此屬老子美學的一貫主張。


總括而言,老子的簡樸美學,以「簡」與「樸」來貫串生命的美感,教人放下過份的慾望追求,重返毫無心機的渾樸天地,如回到未經污染的嬰孩狀態,達致「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的境界,才能呈現素樸之美,以及抱擁簡樸生活。原來生活簡單就是美,人須保持清靜的心境、才能品嚐平淡的美感,這種特殊的審美風格與審美趣味,也是我國歷代藝術家不斷追求的美學境界。


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西方繪畫史中的基督教


引言



「上帝賞賜美麗。」 ------ 乃歷來基督徒藝術家所持守的信念。上帝在衪的創造秩序中充分反映自己的屬性,受造的藝術家從事創作活動,也按自己被造的特質,藉作品以彰顯神的榮耀,以及屬神的特質和完美。人是按著上帝的形像所造,此乃人類創造力的源頭。當我們能活出神所給予創作的恩賜時,我們也可反映上帝的形像。




在西方藝術史中,藝術工作者的任務是要藉著人的創作,反映上帝在基督裏所更新的美麗天地。藝術生命是一種創作的生命。對於藝術作品,信仰者與非信仰者的觀感實在不同,從與基督教內容有關的藝術作品,可反映西方藝術的發展和進步。




西方繪畫博大精深,當中又以宗教為題材的繪畫在繪畫史上佔有很重的比率。基督教作為歐洲社會的精神支柱,對歷史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貢獻良多。歷代以《聖經》為藍本的基督教繪畫,不僅是西方繪畫的偉大傳統,且取得驚人的成就。西方繪畫史的一些著名作品,往往是因著教會或某個個人交給藝術家的任務而誕生,此種藝術資助形式,在中世紀教會或文藝復興貴族的時代常見出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為宗教服務」雖成過去,藝術家不再充當教會宣傳的工具,但仍熱衷使用基督教的題材進行創作。




作為信仰領域的視覺解讀,必須全盤理解西方繪畫流派的演變歷程。自《聖經》問世至今,聖經故事中的情節,一直廣為歷代藝術家應用:有真實的描繪;也有借用聖經的故事或人物來反映自己,特別是現代藝術家的作品常見此現象。無論目的何在,基督教繪畫作品都能充分流露出基督教的印記,激起宗教的情懷。我們試透過從古到今不同的藝術作品:包括傳統作品和現代作品,去尋找藏在西方繪畫中的基督教信息。




繪畫中的基督教信息



1.      傳統樣式



1.1拜占庭風格 :公元六世紀流行的裝飾藝術,結合希臘藝術和東方藝術的風格和技巧。早期鑲嵌畫是拜占庭帝國的圖騰,後期的繪畫,更充滿神秘感,有著古老傳統信仰的神聖氣質。(1)


(1) 早期鑲嵌畫


1.2 哥德式風格 12世紀開始的新藝術風格,以建築為主,旁涉繪畫。講究精美、細密和裝飾性。畫風親和,安排許多動人的細節,有著古典時期的和諧和當代的創新。(2)



   (2) 戈佐利 《三博士往伯利恒》




1.3 文藝復興時期 :此時期在1315世紀。源自意大利,乃指古希臘藝術的再生或復活之意。以人本主義出發,創造許多反映人間生活情趣的宗教繪畫,將宗教故事中的人和事,當作現實生活的情節來刻畫。(3) (3.1)



  (3) 喬托 《猶大之吻》



 (3.1) 達文西 《最後的晚餐》




1.4 威尼斯畫派 :約1516世紀。該畫派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三大畫派之一。屬架上繪畫的先鋒,創作多取宗教神話題材,色彩明艷;形像豐滿;充滿激情。該派作品對歐洲繪畫影響很大。(4)





(4) 提香 《聖母升天》



1.5 尼德蘭藝術 : 1516世紀。尼德蘭藝術有雙重特性:其一是以藝術歌頌人;其二是對基督教信仰的歌頌。范艾克《根特祭壇畫》乃代表作屬精雕細刻的細密畫,亦可能是世上第一幅油彩畫。畫面極為逼真、莊嚴且有氣勢。(5)





 (5) 范艾克 《根特祭壇畫》




1.6 巴洛克藝術 : 1617世紀。巴洛克是指一種藝術風格,與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風格是對立的,屬華美、激情、動態、絢麗和光彩的藝術。講究富麗堂皇的樣式,藉此光耀上帝,用美麗的形象去圖解《聖經》。(6)



 (6) 魯本斯 弄基督》




1.7 新古典主義 1719世紀。新古典主義的基本原則是以古希臘羅馬藝術為最高典範,重理性、道德及典雅,除了努力學習古典主義藝術表現技巧,也融入個人意識情感。(7)



(7) 布萊克 《創造天地》



1.8 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的基本原則是按生活的本來面貌以反映生活,并通過藝術形象的典型化,揭示生活的本質和規律。當中包括兩大特點:一是藝術描寫的真實性;其二是藝術形象的典型性。(8)



(8) 米勒 《晚禱》




2.      現代樣式



2.1    印象主義藝術 印象主義是19世紀70年代興的現代藝術流派。用光線與色彩為主,直接描繪景物,追求從光色變化以表現整體感和氛圍,其後並加入理性表現。(9)



   (9) 高更 《十字架上的基督》




2.2    象徵主義藝術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該派繪畫講究形式及造型美。如梵高的繪畫《星空》,一座高聳的教堂,置於寧謐的村莊與動蕩的天空之間,象徵宗教的精神,乃人生中的美與善的源頭,充滿平的力量。(10)




(10) 梵高《星空》

2.3    超現實主義藝術:屬20世紀新風格。畫面強調潛意識的表現,把超乎理智之上的東西,看作比藝術要捕捉的更為重要。該派代表畫家達利,以一種迫真寫實手法,將幻覺、夢境與潛意識的形像表現出來,似真既幻。(11) (12)






                                               

    (11) 達利 《十架圖》

 
                     

   (12) 達利 《耶穌上十架圖》


  

  2.4    表現主義藝術:二十世紀初期德國表現主義繪畫,乃
   探討新而客觀的可能性,反對現存藝術模仿自然的概念。
   作品必須有藝術家獨特的風格,以自由形式作表達。
    (13)  (14)


  (13) 羅特盧夫 《猶太之吻》


   (14) 盧梭《十字架上的基督》


2.5    抽象主義藝術 二十世紀抽象主義藝術,百花齊放,尤以美國為中心的抽象表現主義,自二次世界大戰後迅速興起,大師輩出:



a 羅斯科 :早期以色域繪畫為主。晚年尋找宗教經驗以創
                     作,畫中無邊的空際,迷糊躍動的色塊在浮
                     動,激發觀眾無限的想像,探索宗教的情懷。


(16羅斯科  《無題》



  

      b蒙德利安 :為有路德宗背景的畫家,作品以構成為題,
                            使用三原色拼合黑白色,以簡潔的垂直線
                           和水平線作交錯,表達世界的終極性和統
                            一性,也就是宇宙的終極價值,井然有序
                            的畫面直趨「屬靈」的境界。



  (17蒙德利安  《構成》
     

      c萊因哈特 :萊因哈特有「黑色僧侶畫家」的稱號。從50
                             年代開始,以創作黑色繪畫為主,畫面嵌以
                            十字圖像,微弱可見。終生創作來自嚴守
                             的清規格律,如僧侶修行,以求超脫而神
                            秘的境界。



     (18)   萊因哈特   《繪畫》



結語



藝術才華自上帝而來。創作根植於人類超越的本性,幫助人在無限的追尋中覓得永恆的價值。藉著盼望的力量,藝術得以持久延續發展,透過色彩、線條、造形和構圖,追求屬靈的力量。因著作品,畫中盛載皆為藝術家因心靈受震撼而產生的思想和激情,令觀心弦抖動,引發共鳴。時至今天,藝術表達信仰,實不應局限於傳統樣式,只求描繪或製作有關聖人聖事的圖像,以解說福音真義,也應以新角度去審視現代作品。無論是傳統或現代樣式,都可取而用之,因好的繪畫作品皆可提昇信徒屬靈的眼界,讓人更能切慕上帝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