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電腦紀元的新藝術


 
「在無摩擦力與地心引力的電腦記憶空間中,藝術家有能力來輕鬆地改變與結合影像、濾鏡和色彩,這賦與了他們一種以往想像不到的影像創作自由。」

 
------ 美國電腦藝術公司創始人 喬治法菲爾德

 

西方自承傳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與科學精神以來,藝術與科學,皆可重獲重大的發展,也掀起了令人囑目的工業革命與藝術革命。隨著新科技器材的大量生產:如攝影機、電視機、錄像機及個人電腦 …… 藝術家得以透過科技文明,從而釋放空前豐富的視覺圖像,更創新了視覺領域的思維與創作,整個西方藝術史,隨即變得生氣勃勃、生機無限。

 
其實,遠在1839年攝影術誕生前,西方畫家已透過對現實形象的追求,大量借用知性與感性的影像,繪製出極多逼真迷人的畫作,其後,即使攝影術的出現,繪畫藝術卻沒有因而死亡,且更擴展藝術家的想像與視野,如普普藝術大師安迪華荷,利用照相製版的技法,大量複製同一影像,以新觀念作版畫的詮釋,爾後,相片更成為藝術家直接傳達觀念與感受的主體媒介。

 
進入後現代藝術的年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家庭電腦普及化、數碼相機平民化,加上處理影像軟件的更新,藝術家可以透過任何影像,如魔術師般,神乎其技地使用不同電腦影像技術:如剪貼、扭曲、變形、壓縮、並置、結合,色彩濾鏡與尺寸變更,更可依個人需求印製在相紙或畫布材質上、或以螢幕裝置作高品質的數碼影像輸出,形成多元化的展示。

 
60年代,少數從事數碼藝術的藝術家,大多仍然抱持觀望與保留的態度,即使今日數碼藝術風起雲湧,昂然踏入藝術館殿堂,超乎意料之外,但世俗仍有存疑之處。德國思想家班雅明,在他著名著作《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中,提出作品靈光論:他假設了一種可能性,當完美的複製技術成熟之時,藝術品原件與複製品的物質差距將不再存在,若以「複製品」代替原作,展示於藝術館以外的場地,必會丟失原有的靈光,更甚者以數碼資料存檔的藝術品,供網上或瀏覽軟件的展示,無遠弗屆,多元化的傳播,更令擁「獨特價值」的藝術品,其靈光消失迨盡。

 
有趣的是:數碼藝術的出現,原欲脫離藝術館的方式;或以無牆藝術館作自由網上的展示,不再受任何展出規範的束縛;也不用受策展人的幫助。它如有極強的生命力與張力,能依照本質來作自我展現,唯客觀去看,數碼藝術的「存有價值」,卻並不確立。在存檔過程中,它全無影像與圖像,只是一堆電腦數碼的代號,就正如音樂本是無聲的曲譜,有待音樂家演奏,才可供作欣賞。

 
數碼藝術處在當代藝術的世代,可說是獨領風騷。在此起彼落的嶄新風格的藝術展覽中屢見不鮮,特別是影像合成修片及圖像複合作品,蔚成風尚。以符碼編排運算的掌控,結合當代藝術創作的觀念與滲透,將個人的感受、意念與理念,完成相近的視覺呈現,構築了超越現實或失落的「藝術烏托邦」。

 
為與時並進,近年來,個人也埋首於數碼圖像的研究,一手執著畫筆;一手掌控滑鼠,在無邊無際的虛擬空間漫遊,開闖新天新地,也擴充了純藝術的境界。無論如何,數碼藝術已進一步建構出新的社會秩序,指向對完美世界的嚮往與追求,即使藝術價值存疑,卻豈容忽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