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丟勒 ( Durer ) 作品的宗教情意

再遇大師 - 8


引言

西方文藝復興在歐洲南方發展近一個世紀以後,德國日耳曼民族也開始確信:意大利藝術家已努力在建築、繪畫及雕塑各方面恢復了古代的榮光,並徐徐接受這從南方而來的文化洗禮。當時德國印刷技術突飛猛進,書籍得以大量出版,在藝術創作方面,木刻和其他版畫更成為德國「文藝復興」藝術的獨特成就,其中丟勒的版畫作品更獨樹一幟,堪稱北方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

丟勒身處的時代,正值社會動蕩,充滿不確定性的宗教改革時期。宗教與社會隨著文化轉移不斷進步;也因著出版業興盛帶來新思維的衝擊,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獨立性。這股力量導致宗教改革的出現。著名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大力反對當時教會的行事:如繁瑣制度及對人民的敲詐。他提出新的教義:倡議每個人皆可與自己的信仰獨自相處,不需通過享有特別恩賜的中間角色,個人情感和個人信仰可成為宗教經驗的源泉,直接尋找上帝的幫助。丟勒作為信仰上帝的使徒,他性格剛正、熱情洋溢,也曾與馬丁路德及許多重要的人文學者交往,認為基督教義應表現在福音中。他通過手中的雕刻刀和畫筆,透過充滿「宗教情意」的作品,以捍上帝的國度。歷史學家咸認為丟勒的作品,在傳播新教義的影響力,實僅次於馬丁路德的貢獻。

 
丟勒 ( 1471 – 1528 ) 傳略

兒童時期,嘗協助當金工鐵匠的父親工作,父親驚訝其驚人的繪畫天才(1),送他到祭壇飾畫工房,追隨名師學藝,其後遊學於意大利,潛心研究希臘羅馬和意大利文藝復興的繪畫,對「藝用解剖學」及「透視學」的追求 (2)(3),皆力學不倦,也重視對自然的寫生。他融合了南方和北方藝術的風格和技藝,開創了日耳曼藝術的新時代:作品高度民族化,表現了嚴肅、深邃的人物性格;並創造具有寓意的構圖,更擅用十分複雜的藝術語言來表達,其作品帶來革命性的成就和貢獻,充滿德意志精神,莊重而深刻。無可置疑,丟勒是十六世紀德國最偉大的畫家,他與達文西一樣,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版畫創作上的地位和成就是無可替代的。

 
(1) 15歲的自畫像 
 
 
(2) 手的素描   
 
 
(3) 透視學研習

 
宗教題材作品

對人類來說,宗教是精神食糧和慰藉,也是生活中不可缺乏的心靈支柱。藉著宗教信仰和熱忱,為宗教著作與藝術創作注入一股激動人心的特質和力量。其實,以宗教作主題的藝術,容易為人所理解。藝術家不斷努力去探索:如何通過藝術的形式來表現聖經故事和福音題材。丟勒的宗教題材作品,受到達文西的變革藝術思想的刺激,讓他開創了宗教信仰個人化的新貌,也屬人性化的表現,作品亦能表現大眾的感受。大量的創作正值宗教改革時期面世,使他成為心靈虔誠的新教藝術的代表人物。

丟勒的作品全面滿足了當時人們急切的需求,特別對基督教復興的渴望;對人類愛心深切的期盼,使丟勒對每個聖經主題都充滿了熱忱和激情。其畫作最大特色,乃將自己從舊有傳統體系解脫出來。最常用的題材,包括耶穌降生、耶穌受死,馬利亞的生平、《啟示錄》等。由於他的版畫相當出色,透過複數性印製,作品易於廣泛流傳,對傳播「新教」信息,產生極大的影響力。

 
作品內容

丟勒的宗教藝術是宗教改革時期的藝術,創作量豐富。現選部份作介紹:

1 自畫像:丟勒的宗教題材不但以聖經故事作主題,其自畫像也滿載宗教情懷,作為出色的肖像畫家,作品包括素描及油畫:素描技巧高超,寥寥數筆,形神俱備;油畫採強烈寫實手法,筆觸更見細膩,色彩尤為豐富,表達了深邃的精神世界。他所畫的三幅《自畫像》(4)(5)(6),畫中所呈現的畫家模樣都是一位修長、滿臉貴氣的青年人。由於當時德國仍延續中世紀的傳統看法,認為藝術家只是工匠,對此丟勒很不以為然,他的高貴裝扮,正顯示他對畫家個人尊嚴的強調。其中最突出其「宗教情懷」的作品是第三幅自畫像(6)丟勒刻意將自己描繪成典型的基督形像,暗示他對藝術作為信仰的表現,圖像也概括了上帝與受造物的形像。此畫作雖曾惹來爭論,唯文學家歌德以「既豐富又簡單」作讚美,頌揚藝術家自上帝而來的獨特氣質。
 


    
  (4) 自畫像        
 
 
   (5) 自畫像         
 
 
  (6) 自畫像

 
2 亞當夏娃:在丟勒作品中,與《舊約全書》有關的題材,所見並不多。其《亞當與夏娃》的作品(包括木版畫、油畫、素描) (7)(8)(9),實在有重大的參考價值,有論者認為:這些作品重點其實不在宗教主題,反而著重探索「理想」人體典範為主。此乃從仿效意大利文藝復興的科學精神而來,即或如此,丟勒的主題作品已趨盡善盡美的境界,蘊涵了虔誠情感的表達,對上帝施與世人的恩賜,皆能合適地作表現。

     
    (7) 亞當夏娃   
 
 
 (8) 亞當夏娃         
 
 
  (9) 亞當夏娃

 
3 四使徒像及聖母子圖:丟勒自稱得到馬丁路德的幫助,讓他度過多重憂慮,驅走自傲及自滿,並成為首位新教徒畫家。《四使徒像》一作(10),讓人充份感受到他探索主題內在真實的敏感度。耶穌四位門徒雖構成一個整體,但也是四種性情的遇合,甚有新教徒的強烈影像。四使徒(從左至右)包括:約翰彼得保羅馬可。四人站於黑色背景前,個人特色和彼此情誼皆顯得英姿勃發,表現出勇氣與智慧的結合。這幅畫令人感到滿足、完整及堅強,丟勒對空間的掌握,已達無懈可擊的境界。

丟勒繪畫的風格明顯受到威尼斯畫派的影,能將理想化為實際。他筆下的馬利亞,帶著北歐人的健美,佩穿德國服飾,並有點優郁的感覺。仍是小孩的耶穌基督似在歎息,喻意世人犯罪,正準備代贖捨身,作為母親郤無能為力,畫中母親緊抱著兒子,深情盡露,正是最理想的母子關係的象徵(11) (12)


    
   (10) 四使徒像     
 
 
   (11) 聖母子圖      
 
 
    (12) 聖母子圖

 
4 啟示錄木刻組畫:丟勒特為《新約۰啟示錄》創作一系列大型木刻插畫,並親自雕版,他運用德國傳統的版畫技巧,以纖細線條刻畫人物。組畫尺寸較普通的畫作為大,畫面裏顯示出他強烈情感和想像力,充滿動感和力量。丟勒將人們畏懼世界末日的幻象及凶兆,於作品中作具體的呈現。在組畫中,純以黑白作主調印製,不敷色彩,更見氣勢。此作不但可作欣賞之用,更可閱讀上帝的話語,對傳播神的信息,發揮了很大效用。丟勒是第一個用系列組畫的形式來呈現《啟示錄》宗旨的畫家。(13)(14)(15)(16)


   (13) 啟示錄-1 
 
 
    (14) 啟示錄-2 
 
 
 
(15) 啟示錄-3 
 
 
 
 
(16) 啟示錄-4
 
5 耶穌受難及殉難:丟勒作品充滿感情的形式。他為創作付出艱辛的努力,作品也打破了「中世紀圖像」和「南方文藝復興」模樣的桎梏。畫作中的耶穌形象,乃來自個人的構思,帶著德國人的想像,令耶穌受難及殉難事跡,展現了一種更新、更深層次的意義。耶穌以沉默的受難者,於畫中出現,如無聲默禱的順服者,服膺了上帝救贖的旨意。誠然,丟勒作品中的耶穌更顯出「人性」的一面。(17)(18)(19)

    
 
   (17) 最後的睌餐  
 
 
 (圖18) 卸下聖體
 
 

(19) 受難的基督
 
結語

丟勒是北方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也是德國最偉大的藝術大師之一,既是畫家;亦為雕刻家、版畫家和藝術理論家。在他的宗教題材作品中,包含著永恆的美善,令人難以忘懷!對宗教的虔誠是丟勒生命的本質。對他來說,藝術不僅是美學的表現,更需表達人類最熱切的渴望和期盼,特別是處於宗教改革;或人心紛亂的時期,藉圖像的印製和傳播,讓最能觸動人心的信仰得以廣傳世代。丟勒的木刻版畫、插圖及藏書票創作,正為傳播最佳媒介。綜觀丟勒的藝術生涯,一生都在努力創作,唯恐作品不佳,竭力追求美善。他認為自己的藝術創作是上帝賜與他的神職,此為他終身持久創作的泉源。而他藝術的成就,也引證了上帝的恩典。
 
 
 
 
 
 
 
 
 
 
 
    
 
 
 
 
 
 
 

 

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電腦紀元的新藝術


 
「在無摩擦力與地心引力的電腦記憶空間中,藝術家有能力來輕鬆地改變與結合影像、濾鏡和色彩,這賦與了他們一種以往想像不到的影像創作自由。」

 
------ 美國電腦藝術公司創始人 喬治法菲爾德

 

西方自承傳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與科學精神以來,藝術與科學,皆可重獲重大的發展,也掀起了令人囑目的工業革命與藝術革命。隨著新科技器材的大量生產:如攝影機、電視機、錄像機及個人電腦 …… 藝術家得以透過科技文明,從而釋放空前豐富的視覺圖像,更創新了視覺領域的思維與創作,整個西方藝術史,隨即變得生氣勃勃、生機無限。

 
其實,遠在1839年攝影術誕生前,西方畫家已透過對現實形象的追求,大量借用知性與感性的影像,繪製出極多逼真迷人的畫作,其後,即使攝影術的出現,繪畫藝術卻沒有因而死亡,且更擴展藝術家的想像與視野,如普普藝術大師安迪華荷,利用照相製版的技法,大量複製同一影像,以新觀念作版畫的詮釋,爾後,相片更成為藝術家直接傳達觀念與感受的主體媒介。

 
進入後現代藝術的年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家庭電腦普及化、數碼相機平民化,加上處理影像軟件的更新,藝術家可以透過任何影像,如魔術師般,神乎其技地使用不同電腦影像技術:如剪貼、扭曲、變形、壓縮、並置、結合,色彩濾鏡與尺寸變更,更可依個人需求印製在相紙或畫布材質上、或以螢幕裝置作高品質的數碼影像輸出,形成多元化的展示。

 
60年代,少數從事數碼藝術的藝術家,大多仍然抱持觀望與保留的態度,即使今日數碼藝術風起雲湧,昂然踏入藝術館殿堂,超乎意料之外,但世俗仍有存疑之處。德國思想家班雅明,在他著名著作《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中,提出作品靈光論:他假設了一種可能性,當完美的複製技術成熟之時,藝術品原件與複製品的物質差距將不再存在,若以「複製品」代替原作,展示於藝術館以外的場地,必會丟失原有的靈光,更甚者以數碼資料存檔的藝術品,供網上或瀏覽軟件的展示,無遠弗屆,多元化的傳播,更令擁「獨特價值」的藝術品,其靈光消失迨盡。

 
有趣的是:數碼藝術的出現,原欲脫離藝術館的方式;或以無牆藝術館作自由網上的展示,不再受任何展出規範的束縛;也不用受策展人的幫助。它如有極強的生命力與張力,能依照本質來作自我展現,唯客觀去看,數碼藝術的「存有價值」,卻並不確立。在存檔過程中,它全無影像與圖像,只是一堆電腦數碼的代號,就正如音樂本是無聲的曲譜,有待音樂家演奏,才可供作欣賞。

 
數碼藝術處在當代藝術的世代,可說是獨領風騷。在此起彼落的嶄新風格的藝術展覽中屢見不鮮,特別是影像合成修片及圖像複合作品,蔚成風尚。以符碼編排運算的掌控,結合當代藝術創作的觀念與滲透,將個人的感受、意念與理念,完成相近的視覺呈現,構築了超越現實或失落的「藝術烏托邦」。

 
為與時並進,近年來,個人也埋首於數碼圖像的研究,一手執著畫筆;一手掌控滑鼠,在無邊無際的虛擬空間漫遊,開闖新天新地,也擴充了純藝術的境界。無論如何,數碼藝術已進一步建構出新的社會秩序,指向對完美世界的嚮往與追求,即使藝術價值存疑,卻豈容忽視!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基督教圖像的解構與賞析

 

 


 

 
引言
從西方美學角度來看,繪畫創作就是要通過圖像來傳達各種意義,特別是「宗教繪畫」,作品乃為對宗教情懷的寄託和表達。回望西方繪畫史,長達好幾個世紀,繪畫都只存在基督教堂中。教會在社會裏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畫作都由教會委託畫家創作,用作教化大眾;並作為美化裝飾的器物,即使作品有其固定的形式及內容,但當中圖像的結構和應用,卻歷經悠長且反覆的過程。
 
法國學者丹納在其鉅著《藝術哲學》一書中,認定一件藝術品並非孤立,要探討其本質,在於能找出藝術所屬的、並能作出藝術品的總體。時至今天,對「基督教圖像」的深究,也可採用相同的方法,從造形、樣式及意義的衍生及改變,進行解構及賞析,當可感悟內蘊的精妙。
 
偶像的爭論
依據文獻所載,來自希伯來文化的原始基督教義,乃主張以文字作為思維主軸,嚴格排斥圖像式思維。猶太人謹守「第三誡」:「不可為自己造任何偶像,也不可仿造天上、地上,或地底下水裏的任何形像。」( 出埃及記20:4 )同時更為了此一戒律,嚴禁偶像崇拜及製作聖像。
 
創世記告知子民:「人是按上帝的肖像被造的。」人的形像,以及天地萬物的造形,皆來自上帝的創造。人不是被指定去制作上帝的肖像,而是自己已成了上帝的肖像。希伯來人的傳統,認為人類不可透過從想像而來的藝術創作,去尋找上帝,應從祂的話語和啟示去認識上帝。
 
猶太人不願將文字形象化,更大力反對製作圖像,認為「再現式」的圖像,容易變成偶像崇拜。由於過往希臘羅馬多神信仰的異教徒,大量使用圖像,更奉若神明,故早期教會人士,除了嚴禁偶像崇拜及製作聖像,更要求廢除圖像及破壞偶像,只可採用象徵符號及裝飾物。(1)
 
           
                        (1) 
 
 
 
作為支持圖像的理據 
 
在一片反圖像、破偶像的聲浪中,展開了連綿不斷的爭議,當中也不乏支持圖像的呼聲,因撇除偶像化的功能外,圖像也有傳達神聖性、作為聖像的可能。此外,它也擁有語言的價埴,文本內容可化成形像,也不用賞心悅目,唯須傳遞信仰的信息,進一步去看,圖像是更具表現力的語言,若其載體不被破壞,便可持久地觀看和存留,成為圖解的歷史與確鑿的見證,在每一個時代,都能喚起對信仰的追求和信息的記憶。
 
信仰「普世化」與圖像的功能
對思考應用圖像的支持者來說,基督教是一個需要倚賴符號與圖像的崇祀系統。若要將本土信仰轉化為普世信仰,就必須考慮宗教和教義的傳播方法。由於圖像屬無聲的國際共通語言,足可回應那些不能以文字言語來作認知及思考的民族,基於這個原因,發展一套象徵符號及信仰圖像的系統,實在有迫切的需要。
 
基督道成肉身的啟示
從聖經中,亦可尋找支持的根據:基督道成肉身,降世人間,代贖捨身。耶穌取了人的形像,出現在人的眼前。基督教圖像藝術,乃自神聖的形式而來,耶穌的肖像畫,乃反映父子的獨特性,圖像製作以神為本,並非將人的焦點擺放於其上,而重點在於象徵屬天的真理。近代西方研究學者,對基督教圖像,曾作主題分析,結果發現:把信徒描繪為代禱者的圖像愈來愈少,而是著重反映靈魂的受難和救贖。
 
試從歷史角度出發:基督教藝術家,必須著意在創造一位不只是屬於過去某一時刻的基督形像,而是時刻臨在於整個歷史中的上帝,以顯示祂「自有」、「永有」及「無所不在」的特點,加上其多元性並多樣化的形像,這對藝街家是一個相當大的難題。藝術家必須在不斷創新的嘗試中,尋找各種可能性,然而基督道成肉身、降世人間,在歷史的時空中,與世人相遇,也堅固了基督圖像的鑿證。
 
早期圖像的手法
現代藝術家保羅克利說:「藝術並不是複製,而是製作可見之物。」基督教圖像,便是站在可見者與不可見者的交錯之中,以此確立相互的關連。早期的圖像,採用的手法與希臘明顯不同,不重於「自然摹仿」的概念,製作者刻意放棄忠實的觀察、逼真的描摹,反之,採用粗糙、樸實的手法,刪減背景,人與物皆呈平面化,旨在以簡潔的形式述說聖經故事,令作品欠缺技巧性及美感,看起來僵直生硬,以此引導大眾不把注意力,放在塑造的人物之上,而是趨轉到聖經的寓意中,並高舉宗教的神聖性,更強化了「藝術為宗教服務」的功能。
 
廣義去看,早期基督教的圖像,涵蓋面甚廣,且各具功能:計有象徵符號,作為信徒隱藏性的標記,以確保於地下教會時期的安全和作識別,此外還有耶穌圖像,其圖式化的處理,部分參考希臘人的傳統及法則而來,當然還有聖像的建立,在崇拜中兼具神學和精神意義,也是視覺傳達的主要工具和載體。
 
耶穌圖像 / 聖像圖
神無本相,不可入畫,但人子有形,道成肉身,足可描繪。耶穌捨身的救贖,帶來新生的盼望。信徒對基督圖像,實在有著極為迫切的需求,自五世紀開始,基督圖像的創作不斷出現,其中有不由人手產生的「神圖」,亦帶來爭議的傳奇:耶穌真像曾出現在一塊麻布上,並被視作「真實的圖像」。(2) (3)
 
 
   (2)   
 
 
    (3)
 
 
根據文獻記載:聖像專指拜占庭教會的崇拜圖像,早在四世紀時萌芽,並漸次發展成一整套的系統。聖像圖的樣式,包括基督圖、聖母圖、使徒圖及聖徒圖,其中聖經中的某些場景以及聖徒的生平事蹟,也成為主題,其目的在藉由觀者和被描繪者的連繫中,間接地連結人與上帝。(4) (5)
 
 
   
    (4) 
 
 
 
    (5)
 
 
就表現形式來看,聖像圖受到中世紀繪畫形式的影響,但因有系統的規範,常以既有的圖像為範本,乏創造性,更因運用平面法,只能呈現二度空間,且人物常要加上文字作註記,大大減低了繪畫的純粹性,故從創作意向來看,聖像圖並不能視為藝術創作,而且,當時仍未有藝術家及藝術概念的建立,聖像圖的畫家又以佚名或分工形式共同製作,故此,只可將其定義為宗教性的工藝品。 
 
結語
從圖像成立的精神來看,基督教基本象徵,乃致力於建構宗教歷史的集體記憶,其內容自然是與宗教崇敬對象有關的知識。中世紀神學家于格說過:「萬物都是『上帝對人說的話』」,引證了世間事物的宗教性,也扭轉了圖像作為偶像崇拜的異教本質,因萬物都是上帝對人的話語,故觀看萬物,就是聆聽上帝的話,且事物皆有上帝賦予的意義,若不偏離宗教歸向,將不會陷入偶像崇拜的危機。
 
文藝復興時期,大師輩出,統合了中世紀圖像系統的建構,並加入人本主義,且過往的圖像,在製作歷程中,也吸納了各種美術形式和技法,即使中世紀圖像藝術性不高,唯其象徵及寓意的手法,也直接影響造形藝術的發展。
 
今日,知識水平提昇和大量聖經譯本,不再需要借助圖像進行教化和普及化,但進入「讀圖時代」和「網絡時代」,作為視覺傳達的圖像,正被廣泛應用在生活中,如大型佈道會的宣傳海報和橫匾、講道的簡報設計、網上平台的圖像。基督教會,不可能避免圖像的應用,現代人講求文明,「圖像偶像化」也不容再現,反之,大批出現在現代藝術作品中的基督形像,呈多元性的圖像處理,觸發對「救贖者」的解讀,也大大豐富了圖像學在視覺藝術的意義、解讀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