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城市漫遊


 街頭音樂家


 鬧市中的人群


轂擊肩摩的街頭


對愛美的人來說,「生活就是一幅畫」,載滿了美感與詩意;但於深情的人而言,便成了「重拾記憶的照片」,存留著的是無限浪漫與思緒!

學院派出身的傳統畫家,喜穿街串巷,寫生託情。藉「寫生」活動,憑著感覺與觀察,把日常生活與創作行為連繫起來,並構築成為一種關乎生活的美學態度。

唯於今天,生活怱忙,年輕人學畫,早已改弦易轍,多採拍攝方式,或作輔助用、或收集素材、以替代寫生,臨場造境,已成絕響。加上進入科技絡時代,數碼攝影普及,城中所見,愛好攝影者漸多,影像世界,幾可取代文字及圖像的功能。

美國作家蘇珊桑格說:「使人們拿起相機去拍照的原因,便是發覺了一些美的東西。」其實,城市生活,當不乏美感的存在,也充滿著各種痕跡,唯於急遽忙碌的生活,不但人的相處,變得疏離;即使美的事物,也易於遺忘,故用上藝術創作,以作紀實,當可成記憶的寶庫!

對流行的「城市漫遊」的概念,德國現代思想家班雅明,早已提出高階層次的論述,他認為漫遊者,雖身處於都市文明,但在擁擠不堪的人群中漫步,卻又能以抽離者的姿態旁觀世事。

年來悠閒過活,我更愛作一個漫遊者,揹著畫具、配上照相機,流連不同的城市,自由漫步,從容不迫,一邊觀看,也一邊思考,無論置身那個城市,亦如身處自家之中,怡然自得!

作為「視藝創作人」、或處於「城市漫遊者」的身份,寫生、攝影、文字書寫,皆旨在描繪城市景觀,詠物寄情,是風景名勝;抑緬懷歷史;或敘述故事,皆屬美感的閱讀、生活的感懷,其內在的動力乃源於創意、漫步與記憶。

近年個人的作品,努力蒐集稍縱即逝的意象,期在傳統社會漸被現代社會取代的過程中,將不斷變化的都市風景線,珍藏於寶貴的冊頁裡。

藝術家的觸覺,常是超乎常人,獨立於大眾之外。即使身處喧囂的環境,仍可保持清醒的頭腦,透過圖像及影像的世界,發掘異地的人文意義,進行城市解碼,這也屬創作的文化行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